10月11日凌晨,加密市場再度陷入重挫。從比特幣到以太坊,行情急跌引發大規模強平,市場人士稱之為繼2020年「3·12衝擊」以及2021年「5·19崩盤」之後的另一個刻度節點。根據多家媒體報道,比特幣當日大跌至約104,782美元,跌幅達8.4%,伴隨高槓桿多頭的集中爆倉潮。以下數據由WEEXblog整理:2020年3月12日24小時爆倉金額約39.4億美元(約275億人民幣)2021年5月19日24小時爆倉金額約100億美元(當時史上最高紀錄之一)2025年10月11日24小時爆倉金額超過191億美元(創下歷史之最)市場情緒瞬間轉為恐慌 爆倉潮背後:結構性議題+政策衝擊 結合WEEX社群聲音以及WEEXBlog觀點認為,這次暴跌並非單一原因所致,而是多個風險因子疊加引爆。首先,市場槓桿累積嚴重。近階段,合約未平倉量屢創新高,許多交易者在高槓桿下持有超預期敞口,一旦市場轉向,連鎖清算效應迅速放大。更致命的是,一則政策性消息成為壓垮局面的催化劑。 10月10日,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將對中國出口商品徵收100%關稅,並對關鍵軟體出口實施限制。市場立即恐慌,風險資產普遍被拋售。對於加密市場而言,這樣的外部衝擊削弱了多頭預期,加劇了資金撤退速度。 在這種驚慌情緒下,許多高風險資產的保證金池被打穿,撮合滑點加劇,部分平台的流動性承壓。結構性漏洞暴露無遺:小幣種保證金不穩、深度不足的交易對更容易在「大跌中被撕扯」。值得一提的是,在WEEX社區的討論中也有不少成員注意到:此次動盪中,有不少社區討論將其視為“市場的健康出清”,強調這類極端調整反而可能強化市場結構。 歷史對比:3·12和5·19的迴響 對照2020年3月12日與2021年5月19日那兩次暴跌,可以看到若干共通性: 本輪爆倉規模能達到191億美元等級(數據來自多家媒體報導),在市場記憶中留下同樣濃厚的一筆。這個數值尚未被任何主流加密資料服務平台證實,但以市場的流動性規模來看,其可能性不可輕視。 誰笑到了最後?格局正在重塑 即便是如此極端的行情之下也有一個神秘巨鯨完成精準狙擊。就在昨日,比特幣巨鯨突然加倉做空BTC和ETH,總部位超過11億美元。目前根據鏈上數據顯示,其部位已全部清空,從Hyperliquild平台提走了高達6,000萬美金。據鏈上分析師Lookonchain稱,該巨鯨或與易理華旗下TrendResearch有關聯。事實上,易理華本人在近幾日確實多次在社群媒體上高調表達過「看空」立場。 0x2ea18開頭的巨鯨地址過去24小時透過做空BTC和ETH獲利7233萬美元,該巨鯨已將6000萬美元USDC提回Arbitrum,落袋為安。在震盪中存活下來的平台,往往具備三種特徵:嚴格的風控機制、足夠的流動性緩衝與穩定的撮合能力。那些在爆倉潮中系統宕機、提現受阻的交易所,將被繼續篩出。相較之下,WEEX唯客從其過往合規動作、透明機制與平台穩定性的角度,在社群中已獲得部分聲譽加分。未來幾天,市場可望出現反彈、情緒修復。但已經被動清算出局的高槓桿多頭,可能難以迅速回歸。這種「出清、重整、再上」格局,很可能成為下一個階段的主線。若行情如期反彈,那些在洗盤中堅持信念、且技術與風控紮實的平台,將成為資本與使用者優先選擇的對象。而WEEX唯客希望在這次重置中,不只是被提及者,更能成為穩健平台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