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
-
WEEX Space回顧:Plasma零費用USDT能否挑戰波場霸權?
9月26日,WEEX攜手新一代穩定幣清算網絡XPL Plasma舉辦了一場Space對話,主題圍繞著「Plasma穩定幣革命」展開。作為近期融資界的焦點,Plasma在今年完成了2,750萬美元融資,估值高達50億美元,背後不僅有Tether、Bitfinex的支持,也吸引了Peter Thiel等傳統資本的加持。這項計畫因其「零費用USDT+BTC安全+EVM相容」的創新定位,被視為可能改變穩定幣支付格局的基礎設施。本場Space嘉賓圍繞著融資邏輯、支付賽道潛力、波場競爭格局以及XPL代幣價值展開討論,帶來了一場深度解讀。 Plasma的50億美元估值與資本邏輯 在加密資本寒冬的大背景下,Plasma依然獲得50億美元估值,足見其賽道潛力。來賓一致認為,支付是區塊鏈最具確定性的兆級市場,而Plasma瞄準的痛點正是穩定幣在轉帳與清算環節中的高成本與低效率問題。Plasma的設計突破在於:用戶轉帳無需支付手續費,Gas由USDT本身承擔。這種創新降低了傳統用戶的使用門檻,直接切入穩定幣的最大應用場景—支付流通。正因如此,資本將Plasma視為下一代“金融基礎設施”,而非另一條公鏈。 Tether的策略轉型:從發行商到“數位美元央行” 如果說Plasma是技術突破,那麼它背後更深層的意義在於Tether的策略轉型。透過Plasma,Tether不再只是USDT的發行商,而是掌握了一個統一的清算層。這意味著它有機會在未來扮演類似「數位美元央行」的角色:既能掌握交易定價權,又能獲取長期收入來源。嘉賓指出,這一步棋讓Tether從“跟隨市場”升級為“制定規則”,不僅提升了金融地位,也為其擴張提供了製度性優勢。 零費用模式能否撼動波場? 目前,波場(TRON)承載了全球超過5兆美元的USDT交易量,其在穩定幣轉帳領域的霸主地位毋庸置疑。但Plasma的出現,為這一格局帶來挑戰。在Plasma模式下,用戶轉帳完全免費,且Gas由USDT本身支付,這種設計不僅降低了小額支付的摩擦,也可能讓高頻交易用戶和機構更快遷移。來賓認為,短期內Plasma難以取代波場,但長期潛力巨大,尤其是在合規和機構採用層面。 使用者體驗革命與XPL代幣邏輯 Plasma帶來的另一重意義是使用者體驗的革新。在Plasma網路中,使用者只需持有USDT即可完成轉帳和支付,體驗上更接近支付寶或微信支付的流暢感。對於尚未進入Web3的傳統用戶而言,這種門檻的降低有望帶來新的成長點。同時,Plasma原生代幣XPL的價值邏輯也備受關注。來賓指出,XPL除了治理和收益分享的功能外,其長期價值取決於網路能否真正承載大規模支付交易,而非僅依賴短期市場情緒。 穩定幣基礎設施之戰:Plasma vs Tron vs Solana 從競爭格局來看,波場的規模優勢、Solana的高性能依然不可忽視。但Plasma的零費用+合規定位+Tether直接賦能,使其在長期跑道中具備獨特優勢。嘉賓總結認為,Plasma的機會不在於和公鏈拼TPS,而在於為穩定幣量身打造的清算層,這使其有可能成為未來穩定幣支付的底層標準。本次WEEX Space的討論為產業帶來了重要啟示:穩定幣基礎設施的革命已然啟幕。 Plasma以零費用模式與Tether背書,預計在未來支付體系中扮演關鍵角色。同時,波場、Solana等競爭者的存在,也讓這場賽道之爭更具不確定性。作為主辦單位之一,WEEX將持續專注於穩定幣支付與區塊鏈合規化的發展,並透過空間對話、產業研究與用戶教育,為全球用戶提供前沿資訊與深度洞察。
-
降息預期與滯脹風險下的加密市場:WEEX Space嘉賓深度解讀
2025年9月17日晚,WEEX唯客攜手LOOP舉辦主題為 “美聯儲決議夜:降息預期vs滯脹風險,比特幣能否突破12萬?” 的Twitter Space,吸引了眾多行業參與者關注。在聯準會利率決議即將公佈前夕,市場的空氣格外緊繃:一邊是90%機率的25BP降息預期,另一邊卻是通膨回升與失業率飆升帶來的滯脹隱憂。短短一小時的討論,既像是一場加密投資者的“實戰演習”,也折射出全球金融市場的矛盾與張力。活動由唯客官方社媒@WeexCn主持,邀請到三位嘉賓——RITD LAB a神、阿曼達老師以及加密猴叔,圍繞美聯儲降息前夜、滯脹風險、比特幣關鍵阻力以及決議夜操作策略四大核心議題展開討論。 降息預期:流動性的狂歡 市場幾乎一致預期,聯準會將在此次會議上降息25BP。對交易員而言,這幾乎意味著「板上釘釘」的流動性釋放。正如RITD LAB的 a神 所言,市場早已提前消化了25BP的可能性,真正的懸念在於「點陣圖與鮑威爾講話會否偏鴿」。倘若措辭溫和,BTC在凌晨可能會迎來再一次沖高。阿曼達老師 的分析則更為謹慎。她認為,這次降息並非預防性寬鬆,而是經濟下行壓力下的被動選擇。就業市場已經出現疲態:失業率攀升至四年高點,就業數據下修近百萬人。這意味著降息雖能短期刺激風險資產,但背後反映的是經濟基本面的黯淡。然而,在短期博弈中,市場往往更關注「流動性的狂歡」。回顧歷史,每一次聯準會意外釋放鴿派訊號,BTC都會在數小時內出現劇烈拉升。正因如此,決議之夜被稱為加密投資者的「黃金4小時」。 滯脹風險:盛宴背後的陰影 但並非所有人都沉浸在降息的喜悅中。最新數據顯示,美國8月CPI年增至2.9%,核心通膨依舊高於3%;同時,失業率卻在攀升。這「成長放緩+物價上漲」的組合,是典型的滯脹訊號。阿曼達 強調,聯準會已陷入「保增長還是控通膨」的兩難。貿然降息可能加劇通膨黏性,若未來被迫重新升息,會讓市場的樂觀迅速破滅。 a神 也補充,從政治角度看,若美國新一屆政府(如川普回歸)推動更激進的寬鬆,美元長期貶值幾乎不可避免。這讓加密市場呈現出微妙局面:短期受益於流動性釋放,長期則需承受宏觀不確定性。正如阿曼達所言,「ETF資金的自動駕駛效應」確實為BTC和ETH帶來了機構化買盤,但若宏觀衰退超預期,這股買盤能否獨撐大局,仍需打上問號。 比特幣能否突破12萬美元? 在具體資產層面,比特幣正站在關鍵節點。加密猴叔 提醒,11.5萬美元上方已成為牛市的“疲勞區”,連續兩個月遭遇拋壓,短期突破難度不小。再加上美元指數有反彈跡象,比特幣可能面臨新的阻力。但從更長遠的視角看,猴叔依舊樂觀。 “20萬美元只是時間問題”,他認為機構ETF的持續流入正逐步改變市場結構,極端暴跌的風險降低,比特幣的長期邏輯並未動搖。這種「雙重邏輯」構成了投資人當下最真實的處境:短期充滿不確定性,長期卻幾乎一致看漲。 決議夜生存指南:如何應對黃金4小時? 歷史數據顯示,聯準會決議後的4–6小時往往決定未來數月的市場趨勢。本場嘉賓也給了不同的策略建議: 聽眾互動亮點 在互動環節,聽眾提出了多個關鍵問題: 從這次Space的討論來看,來賓們雖在細節上觀點各異,但有幾個共識: 降息的盛宴與滯脹的陰影,構成了由WEEX唯客主辦這場Space的底色。嘉賓們的分析顯示,加密市場既站在流動性釋放的風口,也暴露在宏觀經濟的風險中。短期行情或許仍將劇烈震盪,但長期趨勢仍指向比特幣與核心加密資產的價值沉澱。對於WEEX唯客而言,舉辦這樣的討論不僅是一次市場熱點的解讀,更是提供投資人理性思考的機會。在歷史轉折的時刻,唯有理性與遠見,才能讓投資人把握住真正的長期財富。如果你對此space活動頗有興趣,歡迎前往WEEX唯客官方推特社媒帳號找到此次直播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