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EX 唯客博客, 嘉賓寄語:作為從業者肯定是對Web3長期看好的,也確實很少再有Web3這樣具備紅利,普通人進入門檻低的行業了,OKX對Web3錢包的投入與領先程度能夠讓我們看到作為行業頭部的交易所承擔的責任與遠景,確實我覺得Web3錢包非常好用絲滑,我已經幾乎不再使用其他各種swap了。 陳劍,獨立研究員,平時會花比較多的時間在推特分享一些對行業和項目的思考與研究,除此以外也會以顧問和投資人的方式個人參與支持一些早期項目。其2017年攻讀研究生期間接觸區塊鏈技術。畢業后加入阿里巴巴,因與螞蟻鏈合作契機再度涉足加區塊鏈技術領域。此後加入紅杉資本的紅杉學者項目,鑒於在互聯網和傳統金融領域未找到更多發展機會,最終決定全身心投入Crypto行業。 目前,陳劍主要的精力投入在對行業與項目的研究並大量分享在推特上,一方面從事加密貨幣交易,另一方面憑藉技術背景和在互聯網及金融領域的工作經驗逐步轉向行業上游,與一級市場項目和機構進行交流,以顧問和早期投資人的方式協助項目發展。 鑒於其豐富的經歷及其所代表玩家群體的廣泛性,OKX 特別邀請其成為《OKX的朋友們》系列專題的分享嘉賓,希望他的轉型之路以及對行業現狀的理解對正在觀望Web3的Web2技術人才有所幫助。 《OKX的朋友們系列》是 OKX 特別出品的專題欄目,由 OKX官方社區大使 Mercy(@Mercy_okx)主持,旨在通過挖掘不同背景的 KOL 從業故事、行業思考與經驗教訓,供新手用戶學習參考。 一、分享從Web2跨界到Web3的轉型經驗 Mercy:作為曾擁有大廠與知名基金從業經驗與的技術背景人士,你認為在Crypto領域中,技術從業者有哪些天然優勢?對於正在尋求轉型進入Web3的技術大佬們有什麼建議或經驗分享嗎? 陳劍: 雖然Web2的經驗在Web3中幾乎沒有什麼直接應用,但在具體的技能和工作方式上,還是有很大的復用可能性。比如,如果你之前在互聯網公司做用戶增長或運營,這些思路在Web3項目中同樣適用。我們可以看到,一些知名的Ton生態項目背後的創始人,就是之前在大型互聯網公司負責用戶增長的人。 然而,對於產品經理來說,情況就不同了。如果你之前是Web2公司的產品經理,我建議你完全拋開過去的產品方法論,因為Web3的產品邏輯完全不同。 就技術而言,Crypto行業仍然是一個由早期技術敘事驅動的行業。作為開發者,你在這個行業中能獲得的技術紅利是非常可觀的。這種紅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雖然現在效應已經減弱,但在上一輪牛市中,僅僅會寫腳本就能進行套利,很多人因此賺了大錢。 你可以成為技術貢獻者。比如0xAA做的@WTFAcademy_教育學院,獲得了很多知名公鏈的資助。這既是一種公益教育,讓更多人參與到區塊鏈中來,同時商業化轉變也非常成功。 開發者是這個行業最稀缺的群體,因為他們能為鏈上帶來活躍度,為項目帶來生態機會。因此各個項目都在爭奪開發者資源。 你可以參與鏈上活動、開發小項目,甚至成為黑客松賞金獵人。雖然這種行為好壞難評,但確實是開發者、項目方和生態各取所需的一種方式。 即使你不直接寫代碼,只要對整個技術框架有所了解,能看懂代碼,你就可以去做項目研究,對項目進行判斷。這種判斷可以用於二級市場交易,也可以用於一級市場投資或成為項目貢獻者。 總的來說,如果你現在是一個開發者,只要找准進入的方式,這個行業仍然會給你帶來豐厚的回報。 Mercy: 結合當前行業發展現狀,對於剛進入Crypto和Web3的新手開發者而言扎進哪些賽道能夠加速成長? 陳劍: 對於新手開發者,我的建議是: 首先,你必須要找到一個組織。可以加入一個開發者社區,或者參與幾個黑客松項目。即使只是幫忙打雜,這也是很重要的。通過這個組織去實踐,參與到實際的開發工作中,這是非常重要的。盡量不要閉門造車。 其次,可以考慮像0xAA做的WTF學院這樣的平台。這裡匯聚了很多開發者,你可以在GitHub上提交代碼,貢獻自己的力量。即使只是學習課程,收集一些徽章,然後加入開發者社區,這也是一個非常有效的途徑。 總的來說,加入社區、參與實踐是最有效的成長路徑。 Mercy: 對於不久前的新加坡Token2049,感受如何? 陳劍: 這次2049給我的整體感受是,相比去年,今年似乎沒有看到那種讓人覺得正在起勢的新賽道或板塊。去年9月正好是牛熊交界點,當時還能看到很多新東西。比如我去年寫了一個短文,預判Ton生態會起來。但今年思來想去,感覺大家要麼做得很成熟,要麼處於一個焦灼狀態,沒有看到有明顯起勢的新賽道或板塊。 從整個行業來看,我感覺大家都挺焦慮的。無論是一級市場還是二級市場,今年似乎都沒賺到什麼錢。VC看起來賬面上賺到了,但實際上並沒有落袋為安。二級市場的交易者普遍被套,項目方也很焦慮。已經上幣的項目在等待套現繼續做事,而今年3月份錯過黃金窗口期沒能上大所的項目,現在都在想辦法在年底把幣發了。 這種焦慮狀態的根本原因在於市場缺乏流動性,接不住盤。不僅項目方和VC很焦慮,連幫項目方做營銷的機構也很焦慮。我感覺到,真正能夠幫項目方或VC解決流動性問題的業務還是在賺錢的,而且賺得不錯。除此之外,大家普遍都很焦慮,都在虧錢。 至於熱點,今年確實沒有特別明顯的。以太坊生態一言難盡,Layer 2也已經審美疲勞了。Solana生態很熱鬧,但沒有特別新的東西出現。我們在思考Solana的第三增長曲線會靠什麼,有人在討論DePIN之類的概念,但也不是特別新穎的東西。 對於Ton生態,我個人正在嘗試支持一些項目。雖然去年我就預判到Ton生態的流量紅利會起來,但實際參與的項目還是比較少。現在我開始改變看法了,通過接觸一些項目,我發現Ton生態的流量質量似乎有所改善。雖然仍然存在大量機器人和垃圾賬戶,但相比於現在泛濫的基礎設施項目,Ton生態至少提供了一個讓用戶實際交互和操作的領域。 總的來說,我覺得現在各個板塊可能都處於一個相對焦灼的狀態,都在尋找自己的第二或第三增長曲線。 二、談對以太坊、Solana、TON等熱門生態的看法 Mercy: 作為獨立研究員,如何看待Crypto行業未來一到兩年的發展趨勢? 陳劍: 首先,我要強調的是,作為行業從業者,我們必須對Crypto保持樂觀態度。如果你認為這個行業要完蛋了,那就應該儘快離開。這不僅是一種職業態度,也是為了自己能在這個行業長期生存下去。 從理性角度來看,我認為明年的行情會比較好。全球都在放水和降息,除了美股外,Crypto似乎是較好的投資選擇。但具體到實操層面,現在的市場狀態確實讓人感到糾結。 目前最讓人恐慌的有兩點:首先,比特幣仍在6萬美元以上徘徊,而山寨幣已經跌到比熊市還低的水平。如果比特幣稍有波動,山寨幣可能會遭受更大衝擊。其次,這個行業似乎仍然由場外資金主導,比如我們每天都在關注ETF的資金流入流出情況。 從一級市場的角度來看,我認為現在的項目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是”差不多”的項目,即團隊、賽道、估值不豪華不頂級,但也不那麼草根,這類項目現在處境艱難,我建議他們優先考慮創收,無論是通過收取gas、賣節點還是其他方式,只要能讓用戶在產品上產生實際交互,就應該抓緊發力,而不要急著發幣,也許你不發幣還能苟活著,一旦發了幣反而死的更快。 另一類是有獨特優勢的項目,佔住了賽道關鍵位置,或者是很優秀的團隊和VC背景,如果看好明年的行情,現在在”半山腰”或”山腳下”發行自己的資產可能是個不錯的選擇。但要注意的是,如果你的項目上不了大所,又沒有頂級機構支持,上了中小所可能會很慘淡。 我還想提醒大家尤其是散戶注意兩類項目:一是純粹沒有創收模式的項目,二是在發行代幣前就賺了很多錢的項目,前者可能只能通過賣幣來回血,後者雖然看起來有錢有格局,但不一定會用這些錢來支持代幣價格。 總的來說,我認為未來1-2年Crypto行業仍有很大發展空間。但具體到操作層面,交易者需要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和對市場的判斷來做出選擇。 Mercy: Vitalik最近在Twitter上表示明年他只會關注那些已經達到某個階段的Layer 2項目。你怎麼理解這句話背後的含義? 陳劍: Vitalik的這個表態主要有兩層含義。首先,他將Layer 2項目分為三個階段,最高階段是完全去中心化的Layer 2,包括排序器也是去中心化的。這符合以太坊的技術路線和理念。Vitalik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引導更多Layer 2項目朝這個方向發展。 我們知道,Layer 2項目賺錢的主要方式除了發行代幣外,就是賺取手續費。這些手續費通常都由項目自己的節點賺取。面對這麼大的利益,要求Layer 2項目去中心化是很困難的。但如果Layer 2不去中心化,又與以太坊的未來發展方向不符。所以Vitalik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引導Layer 2朝去中心化方向發展。 但我認為這個目標實現起來會很困難,主要有兩個原因: 利益團體的力量太強大了。像Base、Arbitrum、Optimism這些頭部Layer 2項目的gas收入是非常可觀的。特別是像Base這樣不發幣的項目,如果不通過gas費賺錢,那就相當於在做公益了。 以太坊生態的發展前景讓人感到擔憂。雖然我個人主要參與以太坊生態,但不得不承認,這一輪以太坊的表現讓人失望。很多分析都指出了以太坊目前的問題。 儘管如此,我依然認為長期來看,以太坊仍是最具有去中心化水平和精神的生態。以太坊基金會的宗旨和整個路線圖都致力於盡可能的開放和去中心化。所以我覺得長期來看,以太坊仍然是一個能夠孕育創新的領域。 對於Layer 2賽道,我的看法是:如果你是一個面向消費者的應用,有大量用戶,那麼發行自己的Layer 2或應用鏈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這樣你不僅可以通過發行代幣賺錢,還可以通過收取用戶的gas費持續獲得收入。 但對於那些平台級的Layer 2項目,我現在已經提不起興趣了。我甚至開始儘可能地拒絕與這類項目合作或參與。 Mercy: Solana、Ton、Base等生態仍受到大量關注,你的判斷中,這些生態中將存在怎樣的機會? 陳劍: 我分別來展開,首先是大家關心的Ton生態。 我認為Ton生態值得持續關注。雖然它的第一階段(大量無效交互以獲取激勵)可能已經結束,但我最近接觸到一些真正能讓用戶參與其中的項目,它們展現出了新的發展趨勢。這些項目不僅有創意,還結合了真正的社交屬性和資產化能力。我認為Ton生態的第二個增長曲線可能會來自這類項目。 其次是Base生態。Base的主要問題在於,雖然交易量很大,但頭部項目仍然是以太坊原生的項目,如Curve、Aave、Uniswap等。這更像是老項目的遷移,而不是新項目的崛起。從邏輯上講,Base生態似乎不應該繁榮,因為它沒有發行代幣,也沒有給出發幣的預期。但它卻能產生如此高的交易量和TVL,這其實是很反常的。這可能意味著背後有強大的推手或”陰謀集團”在推動。如果你能夠融入到Base生態中,可能會有不錯的機會。但如果僅僅因為Base上的交易量大就貿然進入,可能會陷入誤區。 最後說說Solana生態。雖然我個人主要參與以太坊生態,但我對Solana的二級市場交易並不排斥。去年9月,我在Solana價格18美元時就寫文章分析為什麼選擇買入。但從一級市場的角度來看,現在參與Solana生態的機會可能已經不多了。我們可以看到Solana生態最近湧現的新項目,但幾乎創始人都有Solana背景,這意味著生態已經形成了一個相對封閉的循環,純粹生態外部的創業者或投資者很難再介入了。 總的來說,這些生態都有其獨特的機會和風險。作為創業者或投資者,關鍵是要根據自己的優勢和判斷來選擇合適的生態參與。同時,要時刻保持警惕,做好風險管理,在適當的時候及時退出。 三、談OKX的產品體驗與建議 Mercy: Web3行業一直期待迎來下一次大爆發。從你獨立研究員的視角來看,OKX在這個過程中會扮演什麼角色? 陳劍: 首先,我要聲明這絕對不是因為這是OKX的場合而說好話。我確實認為OKX是一個非常紮實的交易所。通過與OKX員工的交流,我深刻感受到他們對公司的熱愛,這種熱愛源於他們認為自己在為行業做一些實質性的貢獻。 一個最好的例子就是OKX Web3錢包。自從使用了這個錢包后,我在鏈上買項目時幾乎不再使用其他DEX或Swap工具了。OKX Web3錢包的用戶體驗非常流暢。我有幾個朋友在OKX Web3錢包團隊工作,他們對用戶反饋的響應非常及時。 據我所知,OKX投入了大量人力成本來打磨這個錢包產品,而且目前這個錢包是非盈利的,用戶在上面的交互不會被額外收費。這種決心和魄力令人敬佩,此外,OKX錢包還在向其他交易所輸出技術方案,這標誌著OKX在”交易所到錢包”、”Web2到Web3″的轉型中走在了前列。 當然,回到交易所本身,我們也希望OKX能在交易深度、新幣上線和挖礦活動等核心業務上繼續發力。但就產品力而言,OKX無疑是非常有競爭力的。 對於如何吸引新用戶,我認為有兩個層面:一是讓用戶在鏈上擁有資產,二是讓用戶在交易所進行交互和交易。OKX在這兩方面都有機會。特別是在場景化應用方面,如果能出現類似STEPN那樣既能拉新又能帶來交易的項目,OKX之前的投入和產品積累將有機會承接這波流量。 總的來說,我認為交易所不應該只專註於交易這一個場景,而應該投入精力做一些面向未來的儲備性工作,甚至一些看似無利可圖的公共產品。OKX在這一點上做得很好。 Mercy: 對OKX未來的技術發展或產品體驗有什麼建議嗎? 陳劍: OKX的產品,特別是Web3錢包已經做得相當不錯,用戶體驗非常流暢。 但對於交易所本身,我希望OKX能在交易深度、新幣上線和挖礦活動等方面繼續發力以提高在核心業務上的競爭力。 此外,我認為OKX可以考慮進一步拓展支付領域。如果能夠推出類似Visa卡的產品,讓用戶可以直接使用交易所賬戶中的資金進行日常消費,將大大提高用戶粘性。這不僅能讓用戶將OKX視為交易工具,還能成為日常生活中的支付解決方案。 總的來說,如果OKX能夠實現讓用戶直接用交易所里的資金進行日常消費,而不僅僅是把交易所當作看行情的工具,那將是一個非常值得期待的發展方向。 WEEX唯客交易所官網:wee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