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 TAC:TON 生態熱度再燃,讓 EVM 應用無縫遷徙的潤滑劑

WEEX 唯客博客, 作者:深潮 TechFlow   隨著比特幣一飛衝天,市場又開啟了尋找新敘事和機會的旅程。 不過,既然短期內沒有新敘事,那牛市來了一個好的做法,就是敘事內部的結構調整。 比如,讓  EVM  應用遷移到 TON 生態上。 2 天前, TON 生態內的代幣迎來普漲,如 X 日內漲幅超 100%, HMSTR 日內漲幅超 70%… 市場又開始關注 TON 生態和 Telegram 相關應用。 相關研究也顯示, TON 區塊鏈的日交易量在過去一年中增長了 12 倍,從 10 萬增長到 120 萬。 但一直以來 TON 生態面臨的一個問題是, TON 技術 xxxxx x ,難以 xxxxx 。 而在昨天, TON 網路擴展項目 TAC 完成 650 萬美元種子輪融資, Hack VC 和 Symbolic Capital 領投; Primitive 、 Paper Ventures 、 Karatage 、 Animoca Ventures 、 Spartan Capital 、 TON Ventures 和 Ankr 參投。 該項目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幫助 TON 和 Telegram 用戶在應用內訪問以太坊虛擬機( EVM )應用程序;反過來也可以理解成, EVM 技術架構的應用也可以無縫遷移到 TON 生態上了。 在這個節點上,搞搞加密生態內部資源的互通有無,讓資金和應用能夠無縫移動,指不定還能整出一些機會。 我們快速看了看 TAC 的設計,幫助大家提前進行解讀。 EVM 應用的遷徙潤滑劑 在區塊鏈世界里,生態系統的繁榮往往取決於其應用的豐富度和用戶的活躍度。 TON 作為與 Telegram 關係密切的明星項目,一直以來都備受關注。 然而,儘管 TON 擁有龐大的潛在用戶群體,其生態系統的發展卻面臨著一個不小的障礙:與主流以太坊虛擬機( EVM )應用的不兼容性。 TON 的獨特架構雖然為其帶來了高效率和低成本的優勢,但同時也讓它與 EVM 生態系統形成了一道技術鴻溝。這意味著,大量成熟的 DeFi 、 NFT 和 Web3 應用無法直接在 TON 上運行,限制了生態系統的擴張速度。 對開發者而言,將現有的 EVM 應用遷移到 TON 上,往往需要大量的重構工作,這不僅耗時耗力,還增加了出錯的風險。 當異構但手握 TG 巨大流量(先不說流量質量)的 TON ,遇見急於生態遷移捕捉增量流量的 EVM 架構的項目們,說白了,就是想要開展一場遷徙,但是並不順暢,且摩擦頻出。 而一旦錯過機會窗,只能看著蛋糕被 T ON 生態內應用蠶食。 於是你很容易理解 TAC 的意圖,就是為上述難題提供了一個優雅的解決方案。 TAC ,全稱為 TON Application Composer ,通俗翻譯就是 TON 應用的編織者;它的核心目標就是成為 EVM 應用和 TON 生態系統之間的橋樑。 通過 TAC ,開發者可以幾乎零成本地將他們的 EVM 應用部署到 TON 網路上,而用戶則可以使用他們熟悉的 TON 錢包直接與這些應用交互。 一個看起來還不錯且有想象空間的敘事已經寫在該項目的網站上了: 將 dAPP , Tonify 化。 從官方資料看,有了 TAC ,你可以實現的體驗是: 原生 TON 體驗:直接從 TON 錢包訪問 EVM 應用程序,以您信任的熟悉度和安全性; 簡單集成:將您的 EVM 應用程序遷移到 TON ,無需重寫代碼或學習新框架; 代理應用程序:在 TON 和 EVM 網路上自動生成的智能合約使 TON 錢包和 EVM 應用程序之間能夠直接通信; 不過知易行難,我們看看 TAC 的技術細節,是如何實現其承諾的。 代理化,解鎖跨鏈潛力 關於 TAC 要怎麼做,通俗來說其創新之處在於其「 Proxy Apps 」的代理概念。 簡單來說,這些代理應用充當了 EVM 智能合約在 TON 網路上的「化身」,自動處理跨鏈通信和狀態同步。對於開發者來說,這意味著他們可以保持原有的 Solidity 代碼庫,無需學習新的編程語言或重寫應用邏輯。對於用戶而言,他們可以在 Telegram 這個擁有數億用戶的平台上,無縫訪問豐富的 EVM 應用生態。 而稍微細節一點,這些代理應用並非簡單的消息傳遞工具,而是一套完整的跨鏈協議實現。 當開發者部署一個 EVM 應用到 TAC 平台時,系統會自動在 TON 網路上生成對應的代理合約。這些代理合約就像是 EVM 應用在 TON 網路上的「分身」,能夠精確地複製原應用的所有功能和狀態。 讓我們通過一個具體的例子來理解這個過程:假設一個開發者想要將以太坊上流行的 DEX 應用遷移到 TON 網路。在傳統方案中,這需要完全重寫智能合約,並且要考慮兩個網路間的狀態同步問題。而使用 TAC ,整個過程變得異常簡單:開發者只需要將原有的 Solidity 合約提交到 TAC 平台,系統就會自動生成相應的 TON 代理合約,並建立起兩個網路間的通信橋樑。 TAC 的另一個技術亮點是其創新的狀態同步機制。傳統的跨鏈方案往往需要複雜的共識機制來確保數據一致性,這不僅增加了系統的複雜度,還可能帶來安全風險。 TAC 採用了一種稱為「狀態鏡像」的技術,通過智能的事件監聽和狀態複製,確保 TON 上的代理合約能夠實時反映 EVM 合約的狀態變化。這種設計不僅提高了系統的可靠性,還大大降低了跨鏈操作的成本。 對開發者而言, TAC 的意義遠不止於技術層面的便利。它實際上開創了一種新的開發範式:一次編寫,多鏈部署。 開發者可以繼續使用熟悉的 Solidity 語言和開發工具,無需學習 TON 的特定技術棧。 TAC 提供的 SDK 和 API 介面,讓整個部署和管理過程變得像安裝插件一樣簡單。這種「低門檻」的方案,很可能成為推動下一波 DApp 創新浪潮的關鍵因素。 更值得注意的是 TAC 在用戶體驗方面的突破。傳統跨鏈應用往往要求用戶持有多個網路的代幣來支付手續費,這對普通用戶來說是個不小的障礙。 TAC 巧妙地解決了這個問題:用戶只需要持有 TON 代幣,就能與任何通過 TAC 部署的 EVM 應用進行交互。這種無縫的用戶體驗,對於推動 Web3 應用的大規模採用具有重要意義。 然而,任何技術創新都面臨著挑戰。對於 TAC 來說,最大的挑戰之一是如何在保持高效率的同時確保系統的安全性。 TAC 採用了多層安全架構,包括智能合約審計、狀態驗證和故障恢復機制,以確保跨鏈操作的安全性。此外, TAC 還引入了創新的治理機制,允許社區參與重要的協議升級決策,這為項目的長期發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展望和 Roadmap 項目官推顯示, TAC 將在曼谷 Devcon 期間發布其測試網;但目前官網上暫時沒有放出參與的具體流程和規則。 不過按照一般項目的玩法, TA C 在測試網期間或許也會有各類社媒關注、測試網交互、轉移代幣等操作,同時鼓勵 C 端用戶和激勵 B 端開發者,這也是平台型基建項目的必經之路。 目前項目規劃的主網上線是明年 Q1 ,這其中的窗口期中,項目能否火熱,一是要看整個加密牛市是否依然能夠延續,另一方面則要看 Ton 生態的後續表現。 之前的點擊賺錢遊戲的風潮已過,大部分項目在經歷發幣即高潮后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用戶流失和熱度減退; TAC 能否橋接更多玩法的 EVM 應用登錄 Ton 生態,滋養這個短期看陷入乾枯的土壤,且行且看。 WEEX唯客交易所官網:weex.com

解讀 TAC:TON 生態熱度再燃,讓 EVM 應用無縫遷徙的潤滑劑

Previous: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