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對分形比特幣的理解

WEEX 唯客博客, 最近在網上看到一篇推文,是一個參與者對比特幣分形網路參與過程的感受。 對於分形網路,我在前面的文章中分享過自己的看法:總體看法很一般,因此我也沒有參與。所以我對這個項目原本沒有什麼情緒。但看完這篇文章,我能強烈地感受到一股失落和無奈。 在這篇推文里,作者除了描述這幾個月以來分形網路的發展狀況,還詳細描述了SATS、PIZZA、FB和CAT20這四個幣的起伏漲跌。 從推文的情緒可以看出,作者意見比較大的不是分形網路本身的發展,而是這四個幣的漲跌給自己和社區帶來的影響。 這些幣的幣價之所以有這個狀況,在我看來既有外部原因也有內部原因。 外部原因離不開整個大環境的壓抑。 在最近這一輪調整中,連比特幣都從高點的接近75000美元跌到低點不到60000美元。在這種狀況下,我很難想象有什麼幣(除了純粹靠情緒拉抬的MEME幣之外)能單獨走出自己的行情。 尤其上面這些幣還全部都是比特幣生態的幣,它們更加會受比特幣行情的影響——「傾巢之下,安有完卵」? 而內部原因在我看來則更為關鍵。 這一點我曾經在前面的文章和上次的線上交流中都分享過自己的觀點: 在比特幣生態沒有進一步應用創新的狀況下,如果僅僅只是要支撐現在這些大量模仿以太坊的應用,那現有的比特幣擴展設施已經足夠了。 避開主要矛盾應用創新,還在基礎架構上一而再、再而三地發明所謂的「新」協議、「新」名詞、「新」資產,而且這些所謂的「新」協議本質上不比現有協議好多少。 這些東西其實根本就不算創新,就是「重複造輪子」。已經毫無意義了。在我看來,這樣的工作都是無用功,既耗費人力、精力、財力,也消耗社區的熱情。 這樣的無用功不僅無用而且有害。 到頭來,當很多用戶發現自己浪費了寶貴的比特幣,打到的一堆代幣最終都只是一堆「雞肋」,這隻會把更多的用戶從這個生態逼走。 這樣發展還有另一個後果,就是更加劇了社區中用戶的投機情緒。 在這篇推文的跟推里,就有用戶問「會不會上所」、「拉不拉盤」之類的問題。可見一些用戶已經把最後的期望寄托在項目方身上了。 一旦我們把自己投資的品種寄托在項目方會不會拉盤、有沒有動作上面,那幾乎可以肯定地說我們自己就把自己當成了「魚肉」,而把項目方當成了「刀俎」。 在這種狀況下,即便項目方真的「上所」、「拉盤」,那難道是項目方在救投資者嗎?恐怕是更多深不可測的狀況吧? 至少到目前為止,除非碰到我特別喜歡、特別另類的項目,否則對這類一眼就能看穿的所謂「創新」,我已經完全審美疲勞了。 我建議我們的讀者還是多注意拿住手中的比特幣和以太坊,不是非買不可、喜歡得不得了的項目,還是謹慎出手。 WEEX唯客交易所官網:weex.com

Previous: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