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前 CEO 施密特的泄密講話對加密行業有何啟發?

WEEX 唯客博客, 作者:孟岩,Solv Protocol 聯創   編者語:Eric Schmidt 曾於 2001 年至 2011 年十年間在 Google 擔任 CEO。近期,他受邀去斯坦福大學計算機學院會議並發表名為 The Age of AI 的演講。由於事先並不知道本場會議進行了全程直播,Eric Schmidt 的講話可以說是「放飛自我」,曝出了許多 AI 行業的內幕真相。目前,該演講視頻已經被刪除和下架,但仍可以在 Github 上找到全文備份。Solv Protocol 聯創孟岩從區塊鏈發展的視角在 X 上對 Eric Schmidt 的演講進行了解讀與分析。 這幾天大家都在談施密特(Eric Schmidt)在斯坦福泄密講話。我覺得整個講話最引人深思的一部分在最後,將人工智慧與電氣化相比較的部分。 施密特提到,電動機出現以後,人們花了整整三十年才意識到這項技術所帶來的根本變革,可以做出各種尺寸的電動機,把它放在各個地方,從而把動力去中心化了。 因為他在演講里沒有具體展開,所以我還特別去查了一下相關背景。大致是這樣的:在蒸汽機時代,一間工廠通常只有一個集中的蒸汽機動力車間來提供全部的動力,為了將動力傳送到各個車間,以及適應不同工序對於動力的不同需求,通常工廠會安裝一套天軸動力傳輸系統。天軸一般懸挂在廠房天花板之下,所以叫天軸,由集中的蒸汽機動力機房帶動,在機器上方旋轉。而天軸下方的機器,通過齒輪和皮帶再把動力傳送到機器上,如下圖所示。 施密特說,電動機剛剛出現的時候,人們只是把原本的蒸汽機動力中心換成了電動機動力中心,用電動機來驅動天軸。換句話說,只是改變了動力傳輸系統的性能和效率,但沒有改變其結構。過了三十年之後,人們才慢慢認識到,其實可以將電機做成各種尺寸各種功率,就近放到機器和設備裡面,讓電跑,而不是讓機械動力去跑,這才是使用電動力的正確姿勢。施密特認為,電動力走向分散式,引發了重要的組織創新,改變了各部件之間的關係,這才真正改變了世界。 說到這裡,施密特似乎總結出了一個科技創新引發技術和經濟變革的過程規律。首先是單純的效率創新,替換關鍵部件,但不修改結構。然後開始結構創新,從集中到分散,從中心化到去中心化。然後這種結構創新引發組織創新,帶來巨大的生產力提升。我們不妨將這一過程成為施密特過程好了。 按照施密特過程,目前 AI 還處於早期階段,還很集中。到了 施密特階段的後半程,AI 的應用將跟電氣化一樣,走向分散化。AI 模型普遍分佈在計算的各個角落,AI 就近採集數據、就近決策、就近執行。只有到了這個階段,走到這個過程需要多久?也許花不了三十年,但是恐怕也許要十年以上。 我不禁想,如果施密特說得對,那麼現在去投資 AI 的投資人真是活雷鋒。 那麼區塊鏈又如何呢? 我讀了施密特的講話,覺得對區塊鏈行業可以有四點啟發。 第一,按照施密特的思路,區塊鏈和 Web3 更應該代表著正確的方向。 本質上區塊鏈是將「自主權計算」和「可信賴計算(Trustworthy Computing)」分散化、去中心化了。自主權計算就是能夠完全確保對自己的數字資源,包括身份、數據、資產和計算過程等要素的控制權,可信賴計算就是能夠向用戶保證計算的結果公正、可靠、值得信賴,不會被人惡意篡改和擦除。有了這兩個東西,我們就可以把原來集中在銀行、第三方支付平台、社交網路等中心化機構里的涉及到金錢價值的關鍵計算分散到一個個智能合約或者 ZK 程序里。抽象地看,這個過程就好像在電氣化階段,把動力引擎從集中的動力車間分散到各個位置、各個設備里。由此可見,區塊鏈是完全符合施密特過程的,它應該代表著正確的方向。 第二,即使代表著正確的方向,想要真的取得成功,也需要時間。施密特如果是正確的,那麼區塊鏈和 Web3 的應用爆發應該早於 AI。 第三,區塊鏈的創新還是要以解決用戶的問題為出發點。 自 2017 年以太坊殺手敘事受到資本追捧以來,區塊鏈里估值最高、最受關注的創新項目,基本上都是以解決區塊鏈專業人士自己的問題為出發點,並且形成一套相當教條主義的觀念,左右了一級和二級市場的估值。大家都脫離用戶去談基礎設施大故事,越是這樣的項目越能在一級和二級市場上受到追捧,一些從用戶角度出發的項目無人問津,沒處說理。這就好像,你們天天吹牛說可以做出多麼牛逼的電動機,這麼牛逼的電動機,股價應該值多少錢,等等,從來不跟我們聊,這電動機轉起來以後到底是開車,是打鑽,還是驅動硬碟。 最惡劣的後果,就是用了整整十年,沒有培養出真正的用戶群體,絕大多數這個行業的參與者都是炒幣的,不是真正的用戶。沒有用戶就沒有創新的動力和方向。這是當前區塊鏈和 Web3 陷入創新困境的主要原因。要擺脫這個困境,獲取和培養用戶才是當務之急。大家應該思考:到底有什麼問題,是用戶願意花錢去解決,而現有的互聯網和社交網路又解決不了或者解決不好,要藉助於區塊鏈來解決的?我感到現在思考這樣問題的人很少,大多數項目整天圍繞一些理念和教條來打圈圈。 第四,終局還是通證經濟。施密特強調,最後推動生產力變革的還是組織創新。通證經濟就是組織創新,是人與人的關係的重構,是新的協作機制。應該說通證經濟是直指核心問題的。Web3 走到終局,是個什麼情形?如果說創造了一種更便捷、更自由的支付和金融網路,那固然是很了不起,就像馬斯克說的,區塊鏈能解決支付問題就已經很有用了。但是,我認為這只是個基礎,還不是區塊鏈最厲害的部分。當基於區塊鏈的支付和金融網路普及之後,人與人、人與 AI、人與機器之間協作的模式、數字經濟組織的結構,乃至現實世界的社會結構,就會發生根本的變化。這個其實就是通證經濟,這才是區塊鏈的終局。 WEEX唯客交易所官網:weex.com

Previous: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