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EX 唯客博客, 採訪:Jack,BlockBeats 翻譯:Luccy、Ladyfinger,BlockBeats 在「Solunavax 三劍客」引領的 Alt L1 時代結束后,「新公鏈」這個賽道變得索然無味,一方面是 L2 以及 RaaS 等模塊化基建的完善讓「造鏈」變成了一件相對簡單的事,另一方面,大而全的新公鏈從生態架構到前端體驗呈現出高度的同質化,宣傳稿里整出一堆新辭彙,但實際上連名字起的都一樣,隨、隨、隨。 過去一年裡,團隊和 VC 都過分地將注意力放在了鏈的所謂技術革新上,整天強調 TPS 和結算速度,卻忽略了產品 PMF 這個基本問題。在「反 VC 幣」、「反高 FDV」等社區呼聲下,市場不再願意為這些新生態高性能公鏈買單,許多大型項目已然成為鬼鏈。 而相比之下,將用戶活躍度作為突破口徑的 Solana 和 TON 卻格外叫賣,人們在 pump.fun 里虧得不亦樂乎,在 Telegram 上點到小指抽筋。你從 SOL 和 TON 的價格表現中能看出來,只要有理由,價格再貴也有人買單。所以「VC 幣」並不是新公鏈出生即死亡的根本原因,「技術門檻」都是紙老虎,「有人來你這兒玩」才是生存要領,這也是判斷公鏈潛力的一個最簡單的方法。按照這個邏輯將今天市場上的新公鏈審視一遍,能超過及格線的恐怕就剩下 Berachain 了。 近期,BlockBeats 採訪了 Berachain 聯創 Smokey The Bera,聊了聊他們「草率」的 LOGO 設計,以及打算怎麼「揮霍」到手的 1.4 億美元融資。 草根文化 + 超高估值=? Berachain,這是一條從哪個角度看都是異類的鏈,略顯抽象的品牌名稱、摸魚式的 LOGO 設計,甚至連共識機制都變成了 DeFi 遊戲。但就是這樣一條草根色彩濃厚的鏈,在過去一年以超高估值完成了 A、B 兩輪共 1.4 億美元的融資。在沒有對它做深入了解之前,Berachain 或許真的會讓你懷疑世界是個大草台班子。 然而實際上,Berachain 擁有最純正的 Degen 基因,它源起於一個叫 Bong Bears 的變基(Rebase)NFT 項目,隨後由幾位 DeFi OG 聯合啟動,並迅速吸引了一眾 DeFi 早期投資者加入。儘管主打草根文化,但無論是實力還是財力,Berachain 都不可能是一個草台項目。 有意思的是,從 Bong Bears NFT 再到今天的 Berachain,「流動性」似乎一直是團隊在打造產品時圍繞的關鍵詞。而流動性的背後,是對玩法、博弈、收益的設計,產品的衡量標準也不再是技術水平,而是用戶畫像和活躍程度。 BlockBeats:在開始前,還是請你簡短介紹一下自己的背景,為什麼決定從投資人「轉型」項目創始人? Smokey the Bera:我的大部分職業生涯都在創辦公司或為公司分配資本,在成為風險投資人之前,我其實就已經是一位創始人了。那時我在醫療保健和生物科技領域,這與加密領域有很大不同。但我認為,一旦你在某個領域成為創始人,那麼在另一個領域成為創始人就會容易得多,或者說你會更了解作為創始人是怎樣的感覺。這就是為什麼轉變的過程比較容易讓我適應。 我認為風險投資人在某些方面,是一個很好的路徑。我在初次創業時通過試錯學到了很多東西,結果也很不錯,然後我想,我可以在風投行業工作,並利用它來積累很多我在專註於單一產品時不一定會學到的經驗。 而現在,我可以說是從之前的創始人經歷和風投經驗中獲得了很多信息,結果又再次成為了創始人,但這並不是特別計劃好的。正如你提到的那樣,我們最初只把 Bong Bears 看做一個有趣的 NFT 實驗,但後來事情的發展超出了我們的意料,在某個時刻我們意識到,自己需要認真對待這個項目。 簡而言之,我喜歡探索新奇的事物,風投的角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我做到這一點,但我認為作為創始人你可以對一些事情產生更大的影響。所以在很多情況下,如果你想看到一些難得機遇時,你必須親自去做。 BlockBeats:聊回 Berachain,即使有了你的機構背景,加上項目本身的巨額融資,它還是給人一種既隨意又 Degen 的感覺,並不像常規的「VC 項目」。這種氛圍是你們故意保持的嗎? Smokey the Bera:是的,當我們回顧過去幾年的加密項目或者實際能夠建立起真正社區和生態系統的項目時,可以看到一種漣漪效應:你最初吸引的一定是一些加密原生用戶或者「鏈上 Degen」,然後這種影響才會逐漸擴散到其他用戶身上。 對於我們來說,從團隊個性以及我們圍繞 BeraNFT 構建的品牌來看,過於正式會收效甚微。我們沒有試圖把自己表現得像 Sui 或者 Aptos 那樣,即使我們擁有一支非常有資質的團隊,也可以與任何其他組織展開激烈的競爭。但到目前為止,我們即使在非常有限的營銷預算下,所取得的工作進展也能很好地證明這一點。 從社區對齊的角度來看,這也是一個合適的選擇。正如之前提到的,Berachain 起源於一個與相關的 Bong Bears NFT 項目,這幾乎無法以正式的方式呈現,但反過來卻也成了我們社區最強大的部分之一。因為這是一個非常草根、非常有機的概念,人們因文化相聚在一起,而不是用機器人水軍或者 PUA 用戶完成各種任務,只是一些相信這個概念並享受相互調侃和社交的人的「聚會」,並試圖創造一種同事般的環境。 BlockBeats:在當前的市場,人們越來越懷念那些自然生長的「有機小市值實驗」,而這正是 Berachain 傳遞給用戶的氛圍。但同時,你們也籌集了大量的 VC 資本。一方面是希望保持自然的小群體氛圍,另一方面又有大量資本和擼毛黨等待回報,你們怎麼權衡這種衝突? Smokey the Bera:我認為這是一個多方面的答案。現在有一種說法認為資本和社區不能共存,但我認為這其實是錯誤的。資本可以幫助你發展社區,創造大多數群體無法接觸到的非對稱機會和交易,特別是在如今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人擁有相當可觀的資金儲備。 很多低 FDV 和早期的草根項目,反而在未來的社區中處於更不利的位置,因為他們被迫將項目的代幣賣到公開市場或 OTC 平台。我們的觀點是,我們寧願籌集 VC 資金,讓我們在市場上有更大的槓桿作用,吸引最佳人才,而不是將來賣給社區。每次看到以太坊基金會賣出代幣時,人們都會說「以太坊基金會在自己拋售」,我們不想那樣做。 我認為另一個重要的方面是,當我探索新的生態系統時,不論是 Arbitrum、Optimism 還是其他新 L1,在大部分情況下,真正創造財富的不是質押或治理的 Gas 代幣,而往往是那些在鏈上推出代幣的項目。回顧最近的所有 L1 或 L2 發布,大多數在吸引有機會從零到一的潛力項目在自己的鏈上 TGE 這件事情上做得很差,基本都是現有產品的相對通用的分叉,所以人們玩一個月或兩個月就會失去興趣。看看 Blast 生態系統,Orbit Protocol 曾經有 5 億美元的 TVL,現在 FDV 不到 300 萬美元。當市場對 L1 或者 L2 代幣不利時,人們根本不想要這些代幣,所以它們往往會變成非常常見的「Pump & Dump」項目。 如果我們真正希望一個生態系統繁榮,並保持社區的感覺,就需要有早期的社區驅動、高度互聯的項目,真正為人們提供機會。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在發布前專註於構建本地生態系統,以避免大多數 L1 在前 6 到 12 個月內沒有什麼有趣的東西可玩的情況。在 Berachain 上,我們期望看到一系列令人興奮的新項目,它們會很快 TGE,給人們機會體驗新東西,繼續創造財富效應。 我認為這樣我們可以實現兩全其美,既有能夠支持項目保持五到十年以上 Runway 的資本,同時也能夠利用生態里的各種戰略機會。我們有一個孵化器,可以幫助我們與生態系統中的最佳團隊合作,從資源角度快速推進它們的發展。到目前為止有 10 個項目,其中 5 個項目已經完成了第一批孵化,其中兩個項目得到了 Binance Labs 和 Polychain 的投資。這為生態系統帶來了頂級人才,並將標準定得很高,而通常這個過程需要幾個月或幾年。所以我們將這筆「國庫資金」視為真正服務社區的手段,而不是從中提取價值。 BlockBeats:Berachain 的背後有很多 VC 機構,生態內部也有一個官方的加速器。你們如何確保生態內不會出現「VC 黨」和「太子黨」項目,二是能夠去培養出自然生長的「有機」項目? Smokey the Bera:我想坦誠地說,我們基金會確實有一個孵化部門,但它所涉及的項目不到 Berachain 上總項目數的 5% 到 10%。我們更傾向於與那些我們認為非常有前景且希望緊密合作的團隊一起工作,尤其是那些有好創意但缺乏市場推廣資源的初次創業者,我們會為他們提供經驗和指導。我不想誤導大家說我們不做孵化,但我們的孵化方式與其他團隊不同,我們不僅僅是在孵化一些普遍的生態基礎項目,而是專註於那些新穎且前所未見的事物。 從我們與社區的交流中看,有幾件事情對我們非常重要。首先是向世界展示出你對自己正在構建的產品感到興奮。對於 Berachain 生態來說,擁有一個狂熱的社區或者非常活躍的早期群體會讓開發者更容易注意到你,並認為這裡有機會。 我們也有些社區成員,我們認識他們很長時間了,他們見證了項目的不斷發展,並在某個時候產生了自己動手構建產品的衝動。所以,當你能夠擁有這樣的社區領袖,從僅僅是發帖子、做交易者變成一個建造者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我認為是擁有一種助力文化,即基金會或實驗室要親力親為地去幫助這些項目。 我看到許多生態系統要麼採取非常放手的態度,認為只要建立了基礎設施,應用程序就會隨之而來;要麼就只是向人們投入大量資金。我認為這兩種方法都不對。大量資金的投入只會吸引那些短期內無法自己找到資本的開發者,而完全放手則不會讓任何在你的生態系統中工作的團隊感受到支持。 我認為基金會能做的最好的事就是展示你為生態項目做了大量工作、投入了大量有益的時間,這其中包括與這些團隊在無論是市場策略、代幣經濟學策略還是其他任何事情上合作,以確保他們儘可能獲得最好的體驗,真正以一種非官方的方式成為他們團隊的延伸。 這裡的關鍵在於成為他們的顧問,協助解決問題,而非替他們包辦一切。我們的角色是引導他們走向正確的道路。這就像中國古語「授人以漁」所傳達的:教會一個人釣魚比給他一條魚更有價值。這是一個簡單直白的比喻,卻能恰當地闡釋我們的理念。 BlockBeats:也就是說,Berachain 在流動性、社區還有項目成長等方面都為開發者做好了準備,流動性幫你冷啟動、社區幫你找用戶、孵化器給你當師父,總之是開發者你來就對了。 Smokey the Bera:我完全同意。關鍵在於展示我們的存在和我們投入時間與精力的意願。在這個場景中,團隊就是客戶,我們的任務是確保他們感到被真正支持,並且融入一個精心策劃的、非毒性的生態系統。這裡不是一個充滿負面情緒和相互貶低的環境,而是一個充滿樂趣、友好和鼓勵的氛圍。 我們有一個開發者的聊天群,大約有 400 名成員在鏈上開發不同的產品。儘管群聊中有很多複製粘貼和玩笑內容,但我實際上很喜歡這種氛圍,因為它非常符合我們生態系統的形象。新團隊加入后,他們會宣布自己的建設計劃,詢問潛在的合作夥伴和其他人正在開發的項目。這樣的互動在鏈上線之前就自然促成了一些非常酷的合作機會。 BlockBeats:怎麼做出一個實用的項目呢?現在看來,有代幣的項目那部分都沒有營收能力,可以自己造血的項目又不考慮發幣。 Smokey the Bera:這是事實,很多時候發行代幣都成了項目生命的「最後一幕」。我一直堅信,最優秀的項目能夠在沒有代幣的情況下獲得廣泛的採用,然後再利用代幣來進一步推動這種採用。 當然,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要達到這樣的狀態,你需要提供一個卓越的產品,或者提供別無僅有的服務。只有當用戶在其他地方沒有你所提供的選項時,你才會看到高程度的採用,否則,用戶只會嘗試各種方法來獲取你的更多代幣。 對於如何構建一個好項目,我認為關鍵在於創新,並且不是為了創新本身,同時需要出色的溝通、深入考慮用戶體驗和產品思考。加密行業一個特別糟糕的傾向是圍繞那些人們無法真正理解的高深技術或術語構建空中樓閣,最終這些技術並沒有太多實際用途,儘管從理論層面看起來很酷。如果你以更加產品為中心的視角來看待問題,你會走得更遠。 以 Berachain 為例,我思考最多的問題是:我們如何確保自己有效地教育人們理解流動性證明(POL)是什麼,以及它與我們以前看到的應用有何不同。當然,它在技術層面上非常強大,但我們希望系統對用戶來說像是熟悉的工具,同時為他們提供一些前所未有的新功能。這就是許多優秀項目所做的,它們為用戶提供了做新事情的機會,這些事情有明顯的需求,但以一種不陌生、不可怕的方式來實現。 例如,代幣發射台常常有,而 Pump.fun 又在其中增加了聯合曲線的元素,這是人們熟悉的,也不會令人生畏。另一方面,最近越來越受關注的項目,比如 BeraChain 上的 Expomets,它鼓勵用戶對低市值的 meme 幣和山寨幣進行槓桿多空交易。在加密貨幣中最明顯的產品市場匹配案例中,槓桿交易垃圾幣絕對是其中之一。所以,構建真正適合用戶群體的產品至關重要,有很多人只是停留在理論構建的階段,而沒有意識到他們可能正在構建的東西沒有人真正需要。 BlockBeats:基於這套方法論,做一個「鏈上賭場」或者「槓桿市場」是創業者們最好的選擇嗎? Smokey the Bera:我並不認為這是最佳選擇。更準確地說,它是一個在產品和市場需求之間取得了一定平衡的項目。但關鍵還在於分發策略,這在加密領域是一個挑戰,很少有團隊能夠做到出色的分發。 做實驗,就要做大的 與大多數新公鏈相比,Berachain 算是真的在共識機制上玩出了花。Berachain 的 POL 流動性證明使用三種代幣,分別為 BERA、治理代幣 BGT 和穩定幣 HONEY。BERA 作為原生代幣用於支付 Gas 和區塊獎勵,BGT 作為治理代幣不可轉移,持有者可參與區塊獎勵分配的決策過程,而 HONEY 則是用戶通過抵押鑄造出的原生穩定幣。 用戶將資產存入生態后獲得 BERA,並用 HONEY 與其組建 LP 質押為協議提供初始流動性,以此獲得 BGT 排放。除了通過 LP 質押獲得 BGT 外,進入生態白名單的項目同樣有獲得 BGT 的資格。而質押 BGT 不僅可以獲得網路費用收入分配,還能在 BGT 排放的數量和方向上產生影響,比如多給項目 A 分一些,少給項目 B 分一些等。 項目為了獲得更多的 BGT,要對 BGT 質押者進行各種「賄選」,而當參與者從一個流動性池變成一個項目后,賄賂的玩法自然也就多起來了。換句話說,Berachain 把自己變成了一個大型 Curve。 BlockBeats:所以對於 Berachain 來說,它最大的優勢是從一開始就有大量資金為整個生態系統提供啟動流動性。關鍵是要有一種遊戲化機制,促使這些資金在各個項目和用戶群體間流動和循環。 Smokey the Bera:是的,許多最佳生態系統都能建立一種圍牆花園。也就是說,你希望有一個生態系統,讓人們在不需要離開去其他地方獲取特定服務的情況下,能夠最大限度地利用他們的資本。 對於 Berachain 來說,這將是第一個可以「魚和熊掌兼得」的鏈。你可以參與 LP,並在 DeFi、NFT、GameFi 等多個不同的應用程序中進行社交和治理等活動,然後通過獲得白名單或投票讓特定項目被選為 POL(流動性證明)的一部分,使其有資格從鏈上獲取原生收益,這意味著你能在獲得項目治理代幣的同時,額外獲得在 Berachain 上的原生質押收益,此外你對網路激勵分配的影響力也倍增。 所以我們希望能夠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們的機會成本,並擁有一個既能有效吸引外部資金、又能在某種程度上自成一體的生態系統,這樣就不會有大規模的資金流出,從而導致生態缺乏穩定性並構建更複雜產品的能力 BlockBeats:Blast 或許就是遇到了這樣的情況,大多數用戶在空投分發完畢后,就立刻選擇撤走他們的資金。 Smokey the Bera:沒錯。我認為在整個生態系統中,激勵機制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還有社區的穩定性。如果一個社區過於功利化或者被設計得過於精細,那麼你很難實現持久的效果,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的情況。 另一方面,你可以看看那些經受住時間考驗的生態系統,大多都與社區保持著極有意義的交互機制,通過自己特有的文化或方式將社區聚集在一起。比如 Solana,他們在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還有一個更奇特的案例,就是 Tron 生態系統。沒人談論或考慮 Tron,但那裡有大量的資本,有 USDT 的發行,而且人們一旦進去了就不會離開,我認為這也是一個有趣的思維模型。 BlockBeats:回到 Berachain 的 POL 共識機制上。它某種程度上重現了 OHM 提出的「協議擁有流動性」概念,即協議或者生態擁有調配流動性的自主權。同時它也在具體實現上沿用了與 Curve 類似的「賄選」機制,給外界一種遊戲化的感覺。在這一輪周期,大家普遍不看好或者說不再關注「DeFi 實驗」,尤其在前段時間 Curve 再次發生創始人清算事件后。但你們卻選擇進一步放大這場實驗,將它抬到公鏈這一級別,為什麼? Smokey the Bera:我覺得這裡有幾個不同的細微差別。一方面,可以將其看作是 DeFi 生態系統,另一方面,你可以簡單地把它看作是一種流動性機制。我認為在加密領域所有項目都會在某種程度上依賴於流動性,無論是在 DEX 中為其代幣提供流動性池,還是啟動協議本身的使用,所有項目最終都會在某種 DeFi 相關技術的支持下運作。 許多 GameFi 項目基本上會有費用和獎勵累計機制。像 Fantasy Top 和 Pump.fun 這樣的項目在其背後會有完全由 DeFi 驅動的聯合曲線(Bonding Curve)。實際上,在 DeFi 或整個加密貨幣領域內產生最多使用和收入的領域仍然是 DeFi 項目,即使現在這一點並不是很明顯,只是人們不像以前那樣公開討論而已,但你如果了解 Ethena、Jito、Pendle 和 Pump.fund,它們都是 DeFi 項目。 我認為,雖然 DeFi 在證明流動性方面是一個顯而易見的、非常明確的首選,但它實際上可以擴展到任何其他領域。它可以用來支持遊戲項目和社交項目,可以用來做任何涉及價值交換和流動性的事情。因此,它實際上是未來非常靈活的工具。DeFi 有一個非常明確的初始用例,但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更為「異國情調」的事物開始通過它來被驅動。 實際上 Berachain 的機制並不接近協議擁有流動性的模型,它確實有助於啟動協議的流動性,但更像是驗證者或 LP 直接指導的流動性。因為最終它的工作方式是,每個驗證者都有一系列閾值設置(Gauge),用戶根據他們分配區塊獎勵的想法來選擇委託給驗證者。 因此,用戶基本上會被鼓勵與一些驗證者合作,後者在每次贏得一個區塊時都會將這些區塊獎勵分配到他們自己提供流動性的池子中,從而提高他們自己的獎勵。這些池子中也會有一定的「賄賂激勵」,用戶則希望通過驗證者贏得這些激勵。 但我…
專訪 Berachain 聯創:幣圈最後一條好玩的公鏈,要把「草根運動」進行到底
Previous: 澳大利亞裁定Bitconnect的一名推廣者有罪,判處其五年不得管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