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Omnichain 「締造者」到「女巫殺手」:LayerZero 的三年荊棘創業路

WEEX 唯客博客, 作者:Babywhale,Techub News   要說今年上半年最值得期待的空投,LayerZero 必定有一席之地。作為將「全鏈(Omnichain)」概念發揚光大,且在非公開融資階段就已達到幾十億美元的估值的「當紅炸子雞」,LayerZero 發行代幣消息的不脛而走為即將入夏的六月再添了一把火。 雖然獲得了資本的無限看好,但 LayerZero 一路走來卻在不斷經歷坎坷。從最初被認為虛高的估值,再到機制安全性的質疑,再到在 Uniswap 上線 BNB Chain 的官方跨鏈協議之爭中敗給 Wormhole,以及未獲 Lido 支持的 wetETH OFT(全鏈代幣),這三年的創業路對 LayerZero 來說,始終不乏爭議。 天才德撲牌手兼 AI 大師入局 Web3 LayerZero 在上一輪牛市期間的 2021 年 4 月就宣布完成了 200 萬美元的種子輪融資,但並未披露投資者。在彼時的市場環境下,200 萬美元的融資並「不夠看」,這或許也是很多人並未在第一時間關注到它的原因。 從左到右分別為 LayerZero 聯創 Caleb Banister、聯創兼 CTO Ryan Zarick、聯創兼 CEO Bryan Pellegrino 三位畢業於新罕布希爾大學計算機科學專業的高材生,也是大學里計算機網路研究室同事的 Bryan Pellegrino、Ryan Zarick、Caleb Banister 共同組成了 LayerZero 的核心團隊。其中,紅杉資本曾邀請資深記者及製片人 Sam Eifling 專門撰文講述了首席執行官 Bryan Pellegrino 的傳奇故事: Bryan Pellegrino 是一個 15 歲就開始接觸德撲的天才牌手,也是一個數學天才,僅在世界德撲系列賽中就贏得了總計超 50 萬美元的獎金。Bryan Pellegrino 年輕時沉迷於在網路上玩德撲,而這也無意之間讓他對計算機科學產生了興趣。 2013 年,Bryan Pellegrino 無意間聽到了他哥哥和姐夫對比特幣的討論,有趣的是,比特幣的挖礦方式某種程度上與德撲中的「概率」有異曲同工之處,而正是這種相通性的吸引,Bryan Pellegrino 和他的哥哥姐夫三人買了電腦來進行挖礦。 之後,由於比特幣暴跌、比特幣交易所倒閉、比特幣基金會董事會成員因洗錢被捕等等原因,Bryan Pellegrino 暫時與加密貨幣分道揚鑣。沒有繼續堅持熬到牛市的勵志故事,Bryan Pellegrino 也秉持「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的原則繼續回到了他喜愛的德撲遊戲中,但漸漸地,他開始感到了一絲厭煩…… 牌桌上的 Bryan Pellegrino Bryan Pellegrino 認為德撲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遊戲,而且「永賺」已經沒法再讓他感到快樂,甚至在 2015 年也就是大學畢業的 7 年後,Bryan Pellegrino 已經在考慮退休了。在旅遊了一年之後,Bryan Pellegrino 回到溫哥華的家中,並鬼使神差地被「棒球人工智慧」的概念所吸引,開發了一個基於分析投手的過往數據來預測其針對不同擊球手時投球的方式的 AI,並賣給了幾家棒球俱樂部。但這仍不是 Bryan Pellegrino 所尋找的快樂,他想做一些更重要的事,並希望在新的領域做到最好。 要說彼時什麼是新的領域,那 Web3 自然是不二之選。 可能是有幾年前的比特幣挖礦經驗,Bryan Pellegrino 將目光重新對準了 Web3,在 2016 年底重拾了對加密貨幣的信心並買入了比特幣。2017 年,Bryan Pellegrino 與來自 a16z 的 Daniel Chen 共同開發並在 2018 年推出幫助普通人發行代幣的 OpenToken,之後該項目也經歷了轉型和被收購,Bryan Pellegrino 依然沒有真正在這一行安身立命,而是重新回到了 AI 領域。 2020 年,Bryan Pellegrino 聯同之後共同創立 LayerZero 的 Ryan Zarick、Caleb Banister 以及來自 Facebook AI 的 Noam Brown 共同發表了一篇論文,介紹了一款德撲 AI 產品「Supremus」,該 AI 擊敗了在此之前世界上最好的撲克 AI 和一些世界頂級職業選手。這篇論文的一個關鍵觀點是:玩家並不是每次都會做出賠率最優的選擇,但可能會以一種讓他們最不會抱憾的方式進行遊戲。他們的論文後來被 Alphabet AI 實驗室 DeepMind 發表的博弈論研究引用。 也是在這一年,Binance Smart Chain(BSC)的上線吸引了 Bryan Pellegrino 的注意,並計劃在 BSC 上開發一個遊戲,但遊戲 NFT 會放在 NFT 熱度更高的以太坊上。這一刻,Bryan Pellegrino 突然意識到,在鏈與鏈之間轉移 NFT 是一件很麻煩且以當下的基礎設施來說風險很高的事,而那會兒的「跨鏈橋」很多都只是在目標鏈上發行封裝資產,而區塊鏈需要的是一個可以連通各個鏈的底層基礎設施。 在看到了 Web3 領域各鏈的孤立和跨鏈橋高風險的狀況之後,Bryan Pellegrino 打算開發一個協議來實現真正的鏈之間互聯互通,而這就是我們看到的 LayerZero。 從德撲到加密貨幣再到 AI,從 AI 短暫回歸 Web3 之後再回歸 AI,最後創立 LayerZero,沒有一擊即中的神話,亦沒有十年如一日對 Crypto 無理由的信仰。2008 年大學畢業的 Bryan Pellegrino 直到 2021 年也就是 35 歲左右才找到了值得傾其一生奮鬥的目標,他或許是一個天才,但天才也曾經迷茫,和現在文字前的你並沒有區別。 30 億美元估值,超 2.5 億美元的總融資 2021 年 5 月晚些時候,LayerZero 團隊發布的第一個版本的白皮書,標題為《LayerZero: Trustless inter-chain transactions》,全文並未提及「omnichain」。經筆者求證,雖然「omnichain」這個詞並非 LayerZero 原創,但據可搜索到的信息 LayerZero 大概率是第一個為 omnichain 賦予了「Web3 新解」的項目,其於 2021 年 9 月 16 日發表在 Medium 上的博客《LayerZero- An Omnichain Interoperability Protocol》正式為 omnichain 在 Web3 領域寫下了範本。 同日,LayerZero 宣布完成了由 Multicoin Capital 和 Binance Labs 領投的 600 萬美元 A 輪融資,估值 5000 萬美元。從因在 BSC 上開發遊戲而被啟發創立了 LayerZero,再到被 Binance Labs 投資,LayerZero 與幣安也談得上「因緣不淺」。 這裡順帶提一嘴,另一個 omnichain 概念項目,於去年 8 月宣布完成 2700 萬美元融資的 ZetaChain,也在 2021 年 12 月發布了首篇 Medium 博客,並在文中提到了 omnichain 概念。可能那會兒的 Web3 為創下 69000 美元新高的比特幣的歡呼還未停止,對 NFT 和元宇宙的討論還正熱烈,正如這個市場並未在 2018、19 年那會兒發現後來「紅透半邊天」的 DeFi。 於 1972 年創立了紅杉資本的 Don Valentine 曾表示,創始人會講故事很重要。當 Web3 進入 2022 年的冷靜期,當一時間沒有現象級的概念從 NFT 和元宇宙手裡接過接力棒時,omnichain 被推到了台前。 紅杉資本創始人 Don Valentine 2022 年 3 月 30 日,LayerZero 宣布完成 1.35 億美元 A+ 輪融資,FTX Ventures、紅杉資本與 a16z 共同領投,參投方包括 Coinbase Ventures、PayPal Ventures、Tiger Global 和 Uniswap Labs 等,陣容非常豪華。 在該輪融資官宣前的 3 月 18 日,LayerZero 推出了旗艦跨鏈產品 Stargate 並啟動代幣 STG 銷售。當時市場中有部分投資者認為 LayerZero 的代幣很可能就是 STG,於是 STG 用於公售的代幣被兩名巨鯨用戶直接買斷。之後,LayerZero 為授權了合約但並未搶到份額的投資者提供了新的投資機會。Stargate 上線一周 TVL 便突破 20 億美元,兩天後就突破了 30 億美元。而在官宣 A+ 輪融資的一周后,TVL 突破了 40 億美元。 這些數據有多恐怖?上一輪牛市中的明星 DeFi,包括 Uniswap、Curve、Aave、Compound、MakerDAO,TVL 從 20 億美元到 40 億美元最快也用了一個月的時間,Lido 同樣用了接近一個月的時間,而 Stargate 只用了 12 天。雖然 Eigenlayer 9 天的用時比 Stargate 更快,但其 TVL 的增長不乏以太坊本身的增值,Stargate 上線之後絕大多數流動性都僅僅是 USDT 和 USDC 這樣的穩定幣。 可見當時雖然大盤已經跌了一段時間了,但市場依然火熱,而如果比較 TVL 從 0 到 20 億美元的速度,Stargate 可能會想說: 在官宣 A+ 輪融資不到兩個月之後的 5 月 25 日,The Block 援引消息人士報道稱,LayerZero Labs 近期與各種投資者就以 30 億美元的估值融資進行了會談,一位知情人士表示,LayerZero 最新的融資將以股票、LayerZero 代幣權證和 Stargate 原生代幣的形式進行。至此,大家才確定了 LayerZero 會發行除 STG 之外的代幣。 而在融資之外,4 月也出現了首個基於 LayerZero 的全鏈 NFT 系列「Gh0stly Gh0sts」,該 NFT 可在彼時 LayerZero 支持的 7 條鏈上鑄造,且上線 24 小時內地板價就飆升至 1 ETH。雖然該 NFT 僅僅是曇花一現,但也讓 Bryan Pellegrino 完成了實現 NFT 無縫跨鏈的目標。 去年 4 月,由「消息人士」在一年前就透露的 B 輪融資塵埃落定,本輪融資額為 1.2 億美元,估值則是達到了驚人的 30 億美元,投資方不僅包括了 a16z、紅杉這樣大型 Web3 項目的常客,甚至聚集了佳士得拍賣行、富蘭克林鄧普頓等幾乎沒有在 Web3 領域出現過的投資方。 可以說,作為非公鏈的 Web3 原生基礎設施項目,能在非公開融資階段就達到 30 億美元估值的寥寥無幾,更別提其投資者涵蓋了各個領域,幾乎囊括了過去筆者在 Web3 項目或者機構融資消息中所有的熟面孔。這裡也說一件趣事,一名圈內好友向筆者分享,當時 LayerZero 最後一輪融資額度非常火爆,FA 拚命向一些國內的投資者 cx,結果有一些投資者被忽悠著投了一些,冷靜下來之後向朋友抱怨:「怎麼這麼高的估值我都投了?」 當然,這件事筆者並未考證,大家權當故事來看。不過流傳出這樣的故事,結合種種情況,只能說 LayerZero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都處在眾星捧月的環境中,而不出意外的話,意外就悄悄降臨了…… LayerZero 的安全性之辯與「史上最高」漏洞賞金 LayerZero 的第一次輿論危機來源於 L2BEAT 的一份報告,其實這份報告所展示的內容也並非代碼層面的漏洞,而是指出了 LayerZero 機制設計上的不合理之處。但作為一個已經鎖定了大量資金的協議,L2BEAT 所提及的風險也確實讓很多人捏了一把汗。 L2BEAT 在 2023 年年初發布的報告中指出,Web3 領域存在兩種安全模型,一種是例如 Rollup 這樣的共享安全性,所有的 Rollup 都採用同樣一套安全機制;另一種就是 omnichain 常使用的獨立安全模型,以 LayerZero 為代表。 L2BEAT 指出,採用 LayerZero 跨鏈通信機制的最大問題就是 LayerZero 無法限制使用者自身對合約的修改,也就是說使用者需要評估每一個協議的安全性。 如何理解這個問題? 假設我部署了一個代幣 A,並使用了 LayerZero 的全鏈代幣模型,也就是我需要自行部署預言機和中繼器(對 LayerZero V1 機制不了解的朋友可以參考《SushiSwap 創始人 0xMaki 加持,LayerZero 和 Stargate 想象空間幾何?》),而一旦預言機與中繼器被攻擊者控制,攻擊者可以在代幣持有者毫無察覺的情況下盜走被鎖定在原鏈上的代幣。L2BEAT 表示,避免該情況發生的唯一辦法就是設置無法對預言機和中繼器進行修改,但彼時並沒有項目這麼做。而這也就是所謂獨立安全性存在的問題,就是你可能需要去考察每一個採用這種機制的項目是否有類似避免被攻擊的安全設置。 隨著 L2BEAT 文章內容的不斷發酵,LayerZero 也對其觀點進行了回應。 據 The Defiant 報道,LayerZero Labs 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官 Ryan Zarick 回應稱,LayerZero 僅僅是一個協議,如何使用是使用者自身的問題,此外,Ryan Zarick 還認為撰文者別有用心,他並沒有挨個兒檢查使用了 LayerZero 協議的項目的安全性,而是以偏概全地任何所有項目都有風險。 雖然這場討論最終並沒有實質性的進展,但可能也確實讓 LayerZero 團隊意識到了安全的重要性。在報告發布后第四個月,LayerZero 在 Immunefi 上推出最高獎金 1500 萬美元的漏洞賞金計劃。該計劃的最高獎金超越了 MakerDAO 的 1000 萬美元,成為了 Web3 領域獎金最高的漏洞賞金計劃。同時,LayerZero 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Bryan Pellegrino 也公開表示 LayerZero 2022 年光在審計上的花費就有大約 500 萬美元。 此外,去年年底 LayerZero V2 版本的發布算是徹底修改了這一漏洞,其消息傳遞機制有原來的「預言機 + 中繼器」迭代為「去中心化消息傳遞 + 執行器」。LayerZero 在 V2 版本中,LayerZero 引入了多個可信的「DVN」負責消息傳遞。 項目可根據自身需求選擇多個 DVN 來保證支持消息傳遞負載,並設置執行所傳遞消息的執行器執行跨鏈傳遞的消息。其本質正如筆者所說,是將消息傳遞的過程通過多個可信「中介」完成,從而保證所傳遞的消息不存在被篡改的可能性。 Uniswap「指定跨鏈協議」之爭與「非官方」的 wetETH 這件事可以說是 LayerZero 發展過程中的一個小插曲,雖然與 LayerZero 本身沒有太大的關係,但仍然值得簡單聊一聊。 在 L2BEAT 發文「吐槽」LayerZero 的一個月之後,Uniswap 上線 BNB Chain 要選擇哪個跨鏈協議來實現跨鏈治理與消息傳遞再次讓 LayerZero 走到了漩渦的中心。 這件事的起因是 Uniswap 在 2021 年申請的商業源代碼許可證將在 2023 年 4 月到期,而到期了就意味著任何人都可以直接複製 Uniswap v3 的代碼並推出 DEX,Uniswap 為了能在此之前在 BNB Chain 上佔有一席之地而開始加速推進在多鏈上部署 Uniswap v3。0xPlasma Labs 創始人在 2022 年 12 月就發布了關於在 BNB Chain 上部署 Uniswap v3 的提案草案,而有大量機構支持的 LayerZero 和 Wormhole 成了可能性最大的兩個競爭者。 為了給自己拉票,雙方也是在論壇上不斷賣力演出,宣傳自身的優勢,「攻擊」對方的缺點,這中間的過程不做贅述。在 battle 了一段時間之後,選擇哪個跨鏈協議的提案迎來了 Snapshot 上的鏈下投票,投票結果是 Wormhole 以超過 60% 的支持率一騎絕塵。 但大家的疑問是,有 1500 萬枚 UNI 的 a16z 為什麼沒有投票?a16z 表示,我也想投,但是我的幣託管在 Fireblocks,沒法對提案進行鏈下投票,但我們會在最終的鏈上投票中反對這個提案。 2 月 5 日,最終的鏈上投票到來,a16z 也如其所言投出了反對票。但此舉引發了社區的不滿,因為如果提案最終被否,重新走一遍流程可能就會錯過商業源代碼許可證的到期日。 對 deadline 的恐懼加上對 a16z「濫用支配權」的不滿,大量社區成員們開始一邊倒地支持通過提案。最終,雖然 a16z 醒目的大紅球佇立在中心,但包括 Consensys、GFX Labs 在內的支持者還是以超過 65% 的支持率讓提案順利通過。 雖然很多人把這次提案的通過當作是社區對抗 VC 的成功戰役,但筆者卻認為這更像是投資機構和社區割裂的縮影。從 a16z 的角度,其投資了 Uniswap,也投資了 LayerZero,那麼在 LayerZero 和 Wormhole 這兩個選擇沒有明顯好壞的前提下,a16z 支持 LayerZero 無可厚非。社區將 a16z 作為了假想敵,認為其利用持有的大量 UNI 投票破壞了公平,但為了不讓 a16z 如意而強行支持 Wormhole 是不是也是某種意義上的破壞公平呢?a16z 在早期就發現了 Uniswap 的潛力並且長期持有 UNI 不出售,現在用其持倉支持自己投資的項目真的算是操縱嗎?留待讀者自行思考。 如果說這件事還算是 VC 與社區或者說利益相關者之間的爭鬥,那麼未經 Lido 社區同意就自行推出 wstETH 的 OFT 則完全是 LayerZero「自作孽」。 去年的 10 月 26 日,LayerZero 發推稱推出了 wstETH 的 OFT 並支持 BNB Chain、Avalanche 以及 Scroll。這個本應對 Lido 來說的好消息,卻遭到了 Connext 、 Across、Celer Network、ChainSafe、Sygma、LI.FI、Socket、Router Protocol 與 Cross-chain Interoperability Alliance 九個跨鏈項目的聯名抵制。 抵制的重點就是 LayerZero 此舉並未獲得 Lido 社區的同意,而如果每個項目都可以自行推出代幣的跨鏈版本,市場將會變得非常割裂。所以這些項目呼籲由項目來決定自己發行代幣的跨鏈標準,為市場提供良性競爭的環境。 隨後,Lido 也發推稱 LayerZero 的行為並未經過 Lido DAO 的認可,提醒參與者注意風險。而 LayerZero 最終也表示願意將以太坊之外鏈上的 wstETH 合約所有權交予 Lido 管理,並稱自己的決定是為了支持 LSD 項目的發展,不存在惡意。但不得不承認的是,LayerZero 此舉的確有失偏頗,並且在沒有明確說明這只是 LayerZero 未經 Lido DAO 許可而自己…

Previous: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