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基金會沒有夢想

WEEX 唯客博客, 作者: Jack , BlockBeats   過去幾天,以太坊 ETF 的反轉新聞似乎徹底改變了市場對其基本面的判斷,此前極力唱衰的分析師們在一天時間裡態度 180 度大轉彎。隨著 ETF 的正式通過, ETH 今晨幾近突破 4000 美元大關,但在價格高潮背後,以太坊基金會卻走到了一個十字路口。 自去年黑山 EDCON 后,行業對於以太坊基金會的不滿情緒就已開始顯化。這個組織似乎步入了中年危機,在結構、效率和文化等方面均陷入困境,並隨著 Solana 的再次崛起頹勢盡顯。在 ETH 正式成為一種世界資產後,以太坊基金會好像成為了這個生態最大的包袱。 寄生以太坊 5 月 21 日,以太坊基金會(以下簡稱 EF )知名研究員 Justin Drake 和 Dankrad Feist 先後披露自己此前已成為 EigenLayer 顧問,並將拿到「可能超過自己現有財富總和」的 EIGEN 代幣作為報酬。在社區看來,這種「既要又要」的行為吃相實在難看,還有人戲稱 EF 研究員「正在把自己『再質押』化」。 這種情況早已不是個例,在如今的以太坊生態, EF 更像是一個索取者,通過自己的「教會」身份向生態輸出「意識形態美元」,而 EF 成員則在這種環境下名利雙收。 EF 「國會化」 在關於「 EigenLayer 顧問」的爭論中,討論最多的是 EF 研究員擔任項目顧問會不會影響其中立性的問題。 儘管兩位研究員均聲稱自己是以個人身份參與顧問,且會在 EigenLayer 違背以太坊利益的情況下「隨時準備結束」顧問職位,但顯然社區對此並不買賬,在潛在收入「可能超過自己現有財富總和」的情況下,一個人很難保證自己視金錢如糞土。 在披露 Eigen 顧問身份的前一天, Dankrad Feist 仍就 MEV 議題與其他研究員做激烈爭論,最終迫使 Vitalik 出面調停。作為提出 Danksharding 的「以太坊指路人」, Dankrad 顯然在 EF 有舉足輕重的話語權,換個角度看, Eigen Layer 更像是花錢在 EF 買了一個說客。 如今的 EF 就像是以太坊的「國會」,研究員們手裡寫出的 EIP 可以直接改變以太坊的方向與格局,影響上億美元的生態產業。隨著生態參與者數量和體量的不斷增長, EIP 牽涉到越來越多的利益關係。每個參與者都希望自己能像 L2 那樣在升級中得到「特殊照顧」,但又無法做到所有人與以太坊利益保持一致,因此 EF 研究員就成了資本眼中必須拉攏的「議員」。 實際上 EF 研究員,不論離職或仍在職,以個人名義擔任顧問或者其他形式參與項目已經是行業公開秘密。對於項目來說,為了給自己爭取生態正統性,必須通過各種方式儘力與 EF 搞好關係,這時身邊若有一個與 EF 接近的人,台上台下做事都要方便很多。對於 VC 來說,與 EF 搞好關係則是更早接觸優質投資標的的便利渠道,藉由 EF 研究員引薦的項目,不僅更容易拿到份額,在正統性方面還能提前上一層保險。 不管願不願意, EF 研究員身邊必然埋伏著各路圍獵的資本,要麼委以顧問職位,要麼直接贊助研究員的個人研究,而研究員自己似乎對此也並不反感。在 EigenDA 、 Celestia 等模塊化趨勢日漸明顯的背景下,這種情況或許將以更加快速和明顯的方式展現出來,更多團隊會在 EF 擁有自己的議員團隊,而 EF 自身也將因各方利益的解綁走上「國會化」的道路。 精神勝利法 在 FTX 暴雷后, Anatoly 作為 Solana Labs CEO 曾親自找到 Backpack 、 Jito 、 Tensor 等正在開發的生態項目交談。這些項目在 FTX 事件中失去了不少 Runway , Anatoly 挨個勸留這些團隊,並鼓勵他們加速開發, Labs 和基金會則儘可能為這些團隊提供技術支持。 在 Solana 生態,很多事情 Solana Labs 和基金會似乎都親力親為,許多生態敘事都離不開團隊的助推。 Anatoly 頻繁出現在社交平台或者播客節目中,甚至親自喊單生態開發者項目以及 meme 幣, Lily Liu 帶領的基金會則在台前台後對接各個生態內大小項目。整個生態以基金會為中樞聯繫在一起,給外界一種極強的「抱團」印象。 而這對如今的以太坊來說,已經不太可能發生了。與大多數公鏈不同,以太坊並沒有「 Ethereum Labs 」,因此 EF 成了獨攬生態大權的唯一實體,但作為一個「中立組織」,生態內許多事情又很難親自下場,這讓 EF 更多呈現出「無為而治」的形象,也使得 EF 在與 Solana 團隊競爭時顯得力不從心。 相比 Solana 團隊, EF 似乎不太願意弄髒自己的手。 Uniswap 后, EF 變成了一個坐而論道的學術機構,300 多號拿著 ETH 津貼的成員,絕大多數是在紙上搞研究。因此除了 EIP 外, EF 並不能帶給以太坊更多的價值,相反,在生態發展方面, EF 的存在使以太坊受到不少意識形態的束縛。 過去一年,以太坊圈子不聊創新,不聊應用場景,但是大談「正統性」( Legitimacy )。這個由 Vitalik 在 2021 年提出的概念,儘管更多與公共物品( Public Goods )相關,但在大多數人眼裡,它就是指與基金會的嫡親關係。就本質來說,這並非是一種誤解。對「正統性」這個概念, EF 有著絕對的解釋權,這其中也包括了什麼才是好的公共物品。 今天以太坊上的大型項目,幾乎都經受過這種正統性的凝視,一個沒有背景實力的小團隊想要發展壯大,首先就要經過意識形態這一關,創新不是首要任務,唱好主旋律才是關鍵。所以不管是帳戶抽象或者其他什麼概念,過去一年行業基本就是 EF 指哪兒打哪兒,項目方干臟活累活, VC 為夢想買單,兩撥人爭前強后給 EF 抬轎子,拉著生態跑,而 EF 研究員則在 Zuzalu 的海邊和 Vitalik 聊長壽。 文化中毒 前兩天, EF 研究員在社交媒體上就 MEV 議題對罵, Vitalik 出面調停,表示自己對以太坊生態這種開放自由的文化感到自豪,「以太坊沒有任何試圖阻止人們表達自己想法的文化,即使他們對協議或生態系統中的主要事物有非常負面的感覺。」 在以太坊社區,你確實可以表達不同觀點,但有意思的是,這些觀點往往集中在純粹的技術討論上,你很少會看到 EF 研究員對以太坊的方向、治理以及文化展開激烈的爭論。如今的以太坊世界似乎缺失了許多東西,它的文化就像中毒一樣,在某些議題上幾乎喪失了思辨能力。 Vitalik 成為硬通貨 去年 4 月的 EDCON ,「 DeBox 事件」算是最出圈的話題之一。團隊成員在 Zuzalu 和 Vitalik 合影后,項目立刻引來大量關注度,隨後許多華人團隊爭相效仿,在黑山對 Vitalik 圍追堵截。整個 EDCON ,幾千號人在一個小校園裡人擠人,發現 Vitalik 躲在海邊大別墅后,又一股腦湧向 Zuzalu ,跟核心圈的幾個面孔打個照面,在遠處搶拍一張 Vitalik 的照片,然後回來就寫「 Zuzalu 閃現城市的精神洗禮」。 在市場的眼裡, Vitalik 才是正統性,只要是和 Vitalik 沾邊,市場就認,這種認可延伸到了生態的方方面面。黑山之後,關於「正統性」的話題在中文社區發酵,大家意識到,自己太渴望得到以太坊主流的關懷,但這個核心圈子離我們又是那麼遙遠,怎麼擠也擠不進去。 作為以太坊生態詮釋正統性的化身, EF 維繫自身權威性和認可度的方式,就是緊緊追隨隨 Vitalik 的腳步。過去一年, Vitalik 的文章仍舊是 EF 以及以太坊社區討論最多的內容,從內部社區到「喉舌」 Bankless 都鮮有傳出反對 vitalik 的聲音。一些與 EF 成員有過深入交流的人甚至反饋, Vitalik 身邊成員大多阿諛奉承,其本人已很難聽到社區的真實想法,當然,這一說法的真實性仍有待證實。 最經典的案例是 Scroll ,在 L2 敘事盛行時期,從一個不起眼的「華人土狗」,轉瞬崛起為賽高 Starktnet 、 z kSync 等的 10 億美元主流 L2 ,究其緣起就是因為一封由創始人寫給 EF 的郵件得到了 Vitalik 的回復。產品層面也是如此, Farcaster 儘管已經獲得 Multicoin 甚至 a16 z 的巨額融資,在 Vitalik 入駐前始終是一款小眾產品,但現在,你大抵已很難見到 EF 研究員大量在 X 上更新自己的社交動態了。 市場需要 Vitalik 的關懷, EF 需要市場的輸血,所以 EF 把 Vitalik 圍起來,讓市場圍著自己轉,最後, Vitalik 成了以太坊的「硬通貨」。 工程師邏輯思考需求 過去兩年,以太坊社區的工程師思維進一步固化,這種思維又與谷歌的工程師文化不同,它不聊新的實驗標準或者應用場景,而是專註純粹的技術研究,在 EF 內部,僅研究 ZK 技術的就有上百號人,從 EDCON 、 ETHCC 再到 Devcon ,與會者無一不是 ZK 這 ZK 那,搞得非技術背景的外行人一頭霧水。 優秀的產品經理都知道,要站在用戶的角度考慮需求,但顯然 EF 不這麼想。在 EF 的定義下,以太坊要成為一個中立可信的世界計算機,要實現這個目標只需考慮去中心化、安全性和可擴展性,任何與這三個指標不大沾邊的議題,比如潛在商業和應用場景,是一概沒有價值的。 這種價值觀直接影響了生態內的產品邏輯,其中最明顯的是 L2 。從 Optimism 到 Arbitrum 再到 Starknet ,所有討論的焦點都圍繞著技術優越性: ZK 為什麼比 OP 強;自己 TPS 如何比別人高、 Gas 如何比別人低;不同類型的 ZK Rollup EVM 兼容性如何等等。但從今天 L2 的市場表現回看,你會發現這些讓開發者們自嗨到情不自已的「代碼藝術」,在真實的市場需求面前是多麼無力。 唯一堅持產品導向的 L2 ,如今在用戶眼裡已經是「藍色的 Solana 」,成了生態里最能打的選手。相比之下,去年還在各種大會上糾結 ZK 技術哪家強的幾個主流 L2 現在幾乎無人問津,有的可能還將因為技術瓶頸胎死腹中。 另一方面,在 EF 及其「正統性」主旋律的影響下,以太坊開始以公共物品導向,生態文化與創新漸行漸遠,反覆上演「清君側」的戲碼。 L2 作為提升以太坊擴容性的解決方案,從第一天起就被銬上「以太坊對齊」( Ethereum Alignment )的枷鎖,接受並執行 EF 的旨意。每個人都在對以太坊表忠心,要做最 EVM 兼容的 L2 ,要成為以太坊擴容的太子,這就使得很長一段時間裡,後來居上的團隊永遠比之前的「更舔」,而 EF 對此當然是喜聞樂見,誰舔得最狠誰上位。 這種情況不僅只在 L2 領域發生,以太坊冗餘的基礎設施,使生態內創新的重疊率很高。最近一個例子是 EigenLayer ,一個新概念直接搶了 LSD 、 L2 甚至是以太坊自己的飯碗。儘管如此, EigenLayer 仍然要在價值觀上對齊 EF 以示效忠,但如前文提到的,清君側不一定處於忠誠。 在 Celestia 等模塊化敘事興起以及 Solana 強勢回歸后, EF 對於正統性的痴迷程度絲毫沒有消減,你甚至還能時常聽到有關「不用以太坊 DA 的 L2 就不是以太坊 L2 」或者「 Solana 單片擴容未來一定不如 L2 」等種種阿 Q 式討論,但就是沒有人說當前以太坊還可以有哪些新的應用場景。 逃離以太坊 即便是在衰敗這件事情上, EF 做得也不是十分體面。去年 9 月的時候 Maker DAO 宣布「 Endgame 」計劃,提議用 Solana 代碼庫新建一條鏈,以便為「整個多鏈經濟的網路效應提供有益的推動」。隨後 Vitalik 立刻拋售了 500 枚 MKR ,並在社媒頻道里說 Maker 的這個舉動是「自殺行為」。 很多大協議在「逃離」以太坊時,還要背負來自 Vitalik 或 EF 的道德審判,或許是希望協議能跟自己走到最後,但開發團隊們顯然不希望和以太坊一起死。應用永遠服務於用戶,而不是區塊鏈,儘管安全性是在許多藍籌協議在部署時考慮的重要標準,但完全忽視用戶環境和市場同樣是非常愚蠢的。 所以,以太坊的協議正在逃亡 Solana 。 Render 去年便將自己的代幣遷移至 SPL 標準; Aave 在今年年初以 83% 的通過率,決定在 Neon EVM 部署其 V3 隔離市場版本; GMX 社區也發布提案,希望在 Solana 上部署一個獨立的合約;還有市場傳聞稱 Ethena 與 Pendle 皆將很快部署到 Solana 生態。 在生死面前,正統性不值一提。清醒的開發者早就承認承認,未來的鏈上金融沒有絕對中心,無論是以太坊、 Solana 還是其他結算網路,守住自己的市場份額並活下來才是最要緊的事,而在這一方面, EF 幫不了自己。 ETH 的包袱 在加密貨幣主流化進程中,團隊似乎不可避免地要向舊有秩序妥協, Ripple 團隊為了證券問題,和 SEC 的訴訟案拉鋸數年; Tornado Cash 和 Uniswap 先後陷入監管打擊;就連此次 ETF 申請,資管巨頭也要就「 ETH 」和「質押的 ETH 」玩複雜的法律遊戲。 相比之下,以太坊和 EF 卻好像很輕鬆地逃過了監管的審視,而 SEC 調查兩年前就開始的針對 EF 的調查,也絲毫沒有影響 ETF 的順利通過。如果換作 Ripple ,這是絕不可能發生的。這是說明 EF 已經脫離危險區了嗎?我並不這麼認為。 拋開監管因素不談,今天的 EF 正在變成 ETH 作為一種資產的負擔,這個帶有極強意識形態色彩的組織,對以太坊極其生態而言已經成為負資產。 ETF 通過後, ETH 步入主流資產殿堂,當投資者們考慮 ETH 時,他們的比較對象是黃金、白銀以及比特幣。需要想清楚的是,未來金融世界的投資者看中的會是以太坊網路區塊的價值,還是 EF 意識形態的價值。 10 年過去了,以太坊早已不在創業階段, EF 的確沒有必要像 Solana 基金會那樣拼死拼活,但這也不意味著一個組織就可以居高臨下坐享其成。回顧互聯網乃至全球企業史,因固執己見或者不懂得居安思危而死去的商業帝國數不勝數。和互聯網世界一樣,加密市場的戰爭從來不會結束,對於以太坊來說也是如此。 對於 ETH 來說,其未來的價值完全取決於以太坊區塊的稀缺程度,這種稀缺性不會來自 EF 高高在上的理想主義,而是世界對以太坊區塊結算的真實需求。而這些需求,又往往帶有各種不同的意識形態, ETH 只有像水一樣不帶有任何意識形態,才有可能吸納所有潛在的需求。 沒有價值,一切理想主義都是空談。今天的 EF 之於以太坊生態,就像車夫與拉車的老牛,但作為以太坊世界的一份子, EF 的使命不應再是控制以太坊的思想與靈魂,而是像生態里所有參與者一樣,確保以太坊區塊的價值。 「如果離開自己以太坊就活不下去,那就應該當好老牛;如果離開自己以太坊會活得更好,那就應該讓出舞台。」或許, EF 該考慮考慮這個問題了。 WEEX唯客交易所官網:weex.com

Previous: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