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的創新者窘境:估值和使用已到巔峰,下一步靠什麼留住新應用?

WEEX 唯客博客, 原標題:《Ethereum and the innovator’s dillema》 作者:JAY 編譯:深潮TechFlow   那麼,以太坊接下來將如何發展?我在本文中談及了模塊化區塊鏈、資料庫設計,並引述了GCR的觀點來試圖回答這個問題。 創新者窘境的論點可以歸納為:「成功的公司往往無法適應模式的轉變,尤其是在技術創新方面。原因在於,他們過度專註於使其產品獲得成功,而不是嘗試更新和他們不熟悉的想法”。」 在區塊鏈和智能合約的世界中,我們在過去幾年已經取得了相當大的進展。現在,一個價值百萬美元或者說2500億美元的問題是:接下來以太坊的命運如何? 通過這篇文章,我將論證:以太坊在1)與所有加密資產的估值(ETH.D);2)相對使用和採納方面都已達到頂峰。我將從探索模塊化區塊鏈的概念開始,將其與傳統資料庫設計原則進行比較,然後將這一切聯繫回以太坊及其未來。 模塊化區塊鏈 現在,人們有了一種更有原則的思維方式來思考什麼是運作良好的區塊鏈,以及一種合理的方法來解耦(和擴展)核心組件。這就是單體與模塊之爭。 區塊鏈模塊化背後的核心理念是有四種基本功能: 執行。確定交易「之後」的狀態。如果我向一個特定錢包發送代幣,執行層將決定交易前後的相關餘額。 結算。確定提交的交易是否「合法」。發送代幣后,餘額是xyz – 結算確定xyz是否正確。 共識。確定一束交易之後的最終狀態。這一層確定1)給定一系列交易的正確順序,以及2)處理這些交易后的最終狀態。 數據可用性。為了存在以上任何三個功能,需要有一個先前狀態和一個結束狀態。DA的功能是向執行層提供狀態,並根據共識的最終結果更新狀態。 與任何工程問題一樣,「完美」的區塊鏈只有在定義明確的用例存在時才有意義。這一框架的存在允許更專業的區塊鏈設計,為高吞吐量遊戲而構建的區塊鏈與旨在成為全球去中心化分類賬的區塊鏈有著截然不同的需求。這種思考框架讓我非常想起資料庫設計的原則,特別是圍繞SQL與noSQL的辯論。 資料庫設計 資料庫比區塊鏈的存在時間長了幾十年。關於其設計的共識是沒有完美的資料庫。就像大多數工程問題一樣,一切都需要進行權衡。 構建可擴展資料庫的框架回到了「用例是什麼?」,在做出決定之前,我會問一些問題: 讀寫的大致比例是多少?在像Telegram或Slack這樣的應用上…

Previous: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