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EX 唯客博客, 作者:吳說 主持人:BMAN,ABCDELabs 嘉賓:Jeff, Merlin Chain;Ryan Chow, Solv Protcol;CharlieHu, Bitlayer;Stan,B²Network 本期為 ABCDE Labs 組織的 Twitter Space,文章內容不代表吳說觀點。 小宇宙收聽: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s/66376ca603bcdd73a9944fb2 Youtube 收聽: BMAN:Merlin 在一周多前 TGE,估計這 10天以來 Jeff 是百感交集,有什麼感想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 Jeff:第一個就我覺得可能就是我們的資產的橋入橋出,確實之前準備的不夠充分,就是像現在 BTC、 BRC-20、NFT,然後包括 ETH、USDT、Manta 等就這些資產非常多。所以說在橋入橋出的過程當中,其實它的複雜度也非常高。這個說實話就是,絕大部分的鏈一開始的時候,他對於自己的這個挑戰是相對謹慎的啊。但是我們就可能過去做過 Web2,就比較狂野,反正什麼協議都放進來,導致現在橋入橋出出現問題。BTC 的話,這塊的橋入橋出,我們已經非常的穩健了。我看了一眼鏈上數據,過去這一個月多時間大概有 78,000個 BTC 橋接進來,然後也有 7 萬多個BTC 橋接出去,所以說它整個的這個流動性其實是非常好的。相信其實這個世界上很少有交易所能,就是能有這麼多的 BTC 的進入進出。但是像 NFT,像符文,像這個包括我們還接了像 Manta、波場,然後包括現在我們還接了,像 MODE,然後一些 Layer3,包括最近跟 Linea 也在聊,就是太多的資產的話其實超出了我們的掌控力。所以說一上來就想什麼都搞的情況下,你會發現用戶的體驗就會大打折扣。這個我覺得是第一個感受。 第二個感受是發現,所謂的公平發射它的優勢和劣勢在哪?就是我們之前去年開始玩比特幣的話,大家都會很相信公平發射這個概念,然後包括我們看到 BRC-20、 BRC-420其實都是公平發射的,就是沒有白名單,沒有什麼這個邀請制,沒有任何的這個規則限制,然後大家就反正就打。然後你會發現,他其實到了今天來看可能表現都很一般,就可能去年我們覺得說 ORDI 可能要 100、1000,但是現在你會發現整個市場的回調,其實 ORDI 跟 SATS 的回撤也非常的明顯。符文的話其實它更多的是用兩種方式,第一種是 pre-runes 的方式,就是先給大家發 NFT,然後大家先換手,先交易,然後再給大家發幣。還有就是 pre-mint 的形式,符文特別地引入了 pre-mint 形式,所以很多幣都是 pre-mint。 你會發現公平發射它的好處跟壞處是比較明顯的。比如說像 Merlin 的代幣,其實在就是在 6 到 12 個月內,至少說前六個月內是所有的代幣其實都是用戶拿到了空投,然後它的拋壓就會非常大。就是大家拿了空投以後,一旦這個市場走下行,就大家看到 BTC 從 7 萬多,現在接近6萬,可能很多人都預測會破5萬,破6萬到5萬甚至更低的價格,所以在市場整個下行當中的話,你會發現公平發射的代幣它的市場壓力就會比較大。 所以大概就是我的感受,我覺得就一個產品上這個太冒進,你就得承擔冒進的後果。第二個就是發射機制上,讓市場上全都是用戶的代幣,它的流動性帶來的這種拋壓的就會非常大。當然其實你會看見在 OKX 上面所有的新幣裡面,包括現在其實 Merlin 的交易量,每天的交易量是一直是非常高的,一直以來這十幾天都是在前幾名,所以也說明市場在瘋狂充分的在交易這個代幣,至於接下來會怎麼樣就我們再看看吧。 BMAN:比特幣二層的 Layer2 已經有幾十條,那麼怎麼在這些幾十條的 Layer2 裡面做一些差異化的路線?採取一個什麼樣的方式能夠脫穎而出? CharlieHu:回想起9月,去年那會兒無數的人在 FUD Ordinals。「Ordinals is dead」已經成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 MEME 和口頭禪了。每次想到那個時候,就覺得當所有人在 FUD 你的時候,其實是見底信號。堅持下來就可能推進下去,肯定是有這樣一個過程。 然後比特幣二層現在確實是在一個很有意思的過程當中,就兩個月前大家都在討論,我記得在 Denver 的時候,大家都有一種感受,就是現在有 100多個比特幣二層啊。但是其實仔細你去推敲一下,發現真的在推動,包括有很大進展的,包括現在社區有活力,而且有一些特別的戰略打法的項目,可能報不出 10個名字來。然後我一直堅信一個原則,就是真正能夠對這個行業,不管是在技術,包括產品設計,包括市場和產品這個匹配度上,能夠推動這個行業發展的項目可能確實也只是個位數的。所以如何能夠獲得開發者以及市場的份額,用英文來講叫 mind share,就是大家一個認知領域的一個空間,我覺得很關鍵,因為大家其實記不住 10個以上的比特幣二層,所以差異化這個很重要。 那差異化有三個方面的差異化,第一就是技術差異化,那基礎設施層面到底是在安全性,還是說是擴容方案,還是說是在開發的這個環境當中有一些特別的點。Bitlayer 兩個技術棧我們去推動。第一是 BitVM 這塊,我們應該是亞洲這塊研究 BitVM 最早的,而且現在做的貢獻最多的一個團隊之一,全球應該也是前三的。SHA256 這塊三個升級, 3 個 commit,然後有兩個拿到了那個 BitVM 官方團隊兩次 grant,這個其實已經有很多很多的推動了,不單單隻是在等著傳統 BitVM,而是在做這個事情。 第二就是 DLC。這塊 DLC 是一個非常被低估的一個。這是 MIT 教授提出來的一個技術,這個對於做去中心化跨鏈橋有很大幫助的一個技術。我們在 DLC 和 BitVM 結合上,在推動這個橋的建設上,現在已經有很多的就細節的功能出來了,然後也可以期待後面我們工程團隊會發布,然後很多細節也在我們本來技術白皮書裡面。這是技術這塊,第二就是產品,就是產品創新。那這塊其實 Merlin 給比特幣賽道做了很多很有意思的創新,我們也是在從不同的賽道上去看不同的產品路線,尤其在比特幣的 DeFi 這塊,從 2020年 DeFi Summer 我自己親歷的很多,不管是投資人視角,還是說是散戶視角,還是說是開發者視角,很多以太坊上的二層的這個 DeFi 項目其實都是在探索新的敘事,然後在挖掘新的TVL,新的資產的。那比特幣生態的這個 TVL 能夠被激活出來,然後開發出新的比特幣生態的類 DeFi 的一些玩法和資產運營的玩法,以及各種各樣場景。從有三類TVL,有些叫所謂的可能不是那麼真實的有 TVL 到真實 TVL 但是沒有用起來的 TVL 到真實 TVL 加真的被用到實處的 TVL,這個我覺得是一個逐步漸進的過程。那真實被實際用到了TVL,在資產鏈上,資產可以被利用起來,而且最大化利用這個資產效率是需要各種各樣好的場景的。 不管是比特幣的穩定幣協議 DEX,不管是 Uniswap v2、v3,還是各種各樣的像 money market 信貸的資產,然後那個就包括各種結構化產金融產品,以及比方說餘額寶這樣的產品,像 Solv 這樣的,包括一些像再質押,以及包括那個 option、期貨。 各種各樣的產品,其實在 DeFi 的世界裡面已經有很多了,我覺得在比特幣世界裡面會有很多新的 DeFi 玩法會出來,那我覺得這個是在今年 2024 年去值得期待的。這個一定程度上在落地層面,比方說 BitVM 真的你要去完全大規模落地, ZK 把 proof 寫到比特幣一層上,這個肯定是更快會落地的,那這也是我們現在在探索的;在產品上,去差異化競爭,在比特幣上作為二層的;那最後一個就是文化了,今年現象級的一個基礎設施項目,大家也都知道的,就是熊鏈 BeraChain。Berachain 在迪拜做了非常誇張的各種各樣的文化的一些活動,在 Denver 也有了,然後迪拜就更加是上了一個維度了。那我覺得文化輸出以及文化到就是去佔領各種各樣人的心智,以及社區的一個很大的一個粘性,以及吸引各種各樣開發者和用戶進來,這是一個非常誇張的一個項目,那這個項目我們也在學習了,他們創始人的一些做法,以及他們的營銷做法,也是我們在學習的一些維度。 那 Bitlayer目前在賽車、整個加速、比特幣引擎這些品牌上我們做了很多功夫。我們的這個 leader board ranking 決定走 F1 向的這些玩法,也在文化上再做一些探索,真的能夠把文化玩通的公鏈,才能夠凝聚各種各樣有共識的一些社區的長期的用戶啊。不單單隻是說擼一些空投,然後可能就走去下一個的生態的這樣的一個事情,所以總結來說是三方面,基礎設施的技術、產品設創新和應用場景,以及就是文化在這個方面要去差異化。 Stan:剛才 Charlie 說的很多點,我也同意。其實整個比特幣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比特幣的流動性,礦工手裡的比特幣如何去獲得一些去處,如何去生息,其實這塊的需求一直很大,但是比特幣本身的基建是非常非常的落後的啊。像 Charlie 剛才提到這個 Bitlayer 是基於 BitVM 在build,其實 BitVM 是去年下半年一個,非常值得大家去閱讀,而且給了我們很多啟發的一個論文。但是它如果真的想實現,我覺得是需要很長時間,所以我們(B² Network)其實是 DA 上面的一些架構,也沒有像 BitVM 一樣一下子就想在比特幣一層去做一個通用計算,而是說我們先解決怎麼在比特幣一層去驗證 ZKP 這樣一個簡單的事情。 所以說回我們,我覺得我們一個比較核心的差異點還是在去做、去解決一些非常痛的痛點,再加上給大家提出一個模塊化的架構。就是如果我們真的想把整個比特幣的生態去比喻成一個大的計算機,我們想讓它去可以擴展、可以執行更通用的計算的話,我覺得就像一個傳統的區塊鏈一樣,我們會把這個架構分為三層,分別是這個執行層、DA 層和共識層。DA 就是數據可用性,比如說執行層,像我們的這個 b² rollup,還有像 Merlin Chain,其實都是可以看作是執行層,它是可以去無限水平擴展的,我們可以有很多個這樣的 rollup。 那 DA 層呢?DA 層在比特幣這邊其實是一直缺少成熟的方案的。我們自己通過 B² Hub 實現 DAS。然後我們也看到像一些其他的項目,比如說 Nubit,他們也會去做自己的這個DAS。同時我們自己的 DA 還結合了去中心化存儲。整個這一層並不是說我們單獨一家去做,而是說我們想讓大家合到一起,可以在比特幣網路上去記錄最終的數據索引和一些證明。 那麼最後一層就是共識層,這一層是我們所有 Builder 都非常信任比特幣的一點,就是因為比特幣是全整個 Crypto 領域最強的共識,發生共識集結地。比特幣這麼大的礦工和算力集結在這裡,所以它的共識層是非常強大的。那麼共識層發生在比特幣一層和再加上一些鏈下的機制相結合,我們就可以通過承諾驗證和挑戰機制,然後再讓比特幣一層來驗證我們二層發生的這些交易是不是真實的,有沒有人去作惡。 所以基於這個架構,我覺得我們就是想把這個架構也推向市場,也並不是說這是一個我們閉門造車的架構,然後其實也是希望大家都能來看,都能來使用我們的兩個產品。剛才說到一個是我們的 rollup,它其實就是一個兼容 EVM,然後以比特幣為 gas 的一個 rollup,然後它的性能現在在用戶體驗等等方面是完全不輸於以太坊的 Layer2 的。那麼因為有了剛才這套架構,所以整個這個 Layer2 的交易的最終結算是發生在比特幣的,我們也同時不是一個側鏈,我們的安全性並不是只依賴於我們自己,我們希望安全性儘可能地依賴於比特幣。 我們的第二個產品,我們的 DA 層就實現了剛才說到的那個痛點問題。我們要解決 ZKP 的承諾驗證,來達安全性依賴於比特幣的目的。因為你看以太坊的 DA 其實是為了讓以太坊的二層更加的便宜和高效。但是比特幣的DA,其實如果沒有比特幣的 DA 的話,我們的 rollup 是不可能成立的啊。那 rollup 就是假 rollup,所以說比特幣的 DA 是一個必需品。這個是我們的一些特色,然後我們也希望用這兩個產品去證明整個模塊化擴展比特幣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然後將來會有其他的 Builder 也可以接入這套架構,用自己的方式去拓展比特幣。 BMAN:怎麼看待東西方比特幣生態的格局?東方的比特幣生態跟西方的比特幣誰更有優勢?未來東西方的比特幣生態會怎麼去分化? Ryan Chow:站在 Solv 的角度,我們自己本身算是一個在亞洲發展起來的團隊,但我們跟西方跟東方的這些,那公鏈生態各方面其實都有一些蠻多深度的一些合作的。所以我其實簡單講一下我們的一個感受,就說我覺得整體來說,比特幣這個生態確實它分成幾個模塊。我覺得第一個模塊很顯然是現在這個像銘文、符文這樣的一個模塊,這個模塊的話像早期從東方的銘文再到西方現在這邊的符文,我發現東方的人也有不少人願意去一起去參與。所以現在在這一些上面我們會看到有呈現一定的分庭抗禮的情況。就是說有一些偏西方文化的一些比特幣生態的一些相關的新資產其實也在開始出現,我覺得這個其實也是百花齊放。我覺得整體來說會是東西方都會有,甚至我覺得慢慢會出現一些東西方都願意接受的一些資產,因為我們也看到越來越多人西方的用戶在用 OKX Web3 錢包,還有以及各種其他的,像用Merlin,用各種我們其他建的基礎設施 Unisat 等等。我覺得這一些其實就很明顯能看到,就基礎設施大家首先形成一個統一,然後在這個統一的情況下,在上層去做新資產才能夠聚到一塊去。否則我覺得現在各自發展,然後有一些底層基礎設施會有一定的割裂的情況。 然後其次我覺得是在這個整個比特幣 Layer2,我們看到西方其實也會出現一些像 Botanix、Bob 的一些 BTC Layer2 基礎設施,但我覺得整體從這個技術創新的概念和這個生態的打造各方面,其實我認為東方的項目,亞洲項目是更全面。 這第一是叫 paved way,把路先鋪平了。然後給大家其實蠻多的這個其他西方的一些項目很多啟發跟很多的用戶教育,特別是用戶教育這個我有特別深的感受。就是說大量的比特幣生態的散戶現在其實是一定是以亞洲的用戶為主,而現在東方的這個 L2 的出現確實主要是把這個新增的用戶進行了教育。那現在西方的 L2 過來其實是想去再接著這一波,然後吸引大量的這種亞洲的用戶,去把他們的這個生態做起來,這樣的一個需求、這個趨勢我們也能看得挺明顯。 然後在技術創新的這樣的一塊的話,我們會看到其實我認為的東西方各有一些優勢,特別是剛剛其實像這個三位,這個其他的這個 L2 的founder,我覺得分享的這些內容裡面技術的創新這些很顯然其實我覺得很多深度的思考和創新的機制其實並不比像 Botanix、Bob 這些要差。 我認為大家其實是在都做了很多創新,所以在這個階段很多時候是一個概念包裝,然後如何去讓市場更好地快速地去接收我們的創新機制的一個階段。因為底層、技術機制,我認為都是非常不錯的。東西方都有,但確實在西方這一端,用英文的這種角度在宣傳上面,西方的一些鏈確實具有一定的天然的優勢,因為他們在歐美的圈子裡天天講,相比起來肯定是我們在歐美圈子裡的發言機會肯定會少一些,所以我覺得這個確實也是有一定的一個差別吧。 但最終我覺得在用戶群上,我覺得一定是亞洲的散戶是主要的用戶群。這也是為什麼會看到在過去的一些以太坊生態內的,西方的這些攻略生態其實很少來到亞洲辦大量的活動,但是現在西方的一些大量 L2 是頻繁地來亞洲,特別是香港來辦大量的 BTC 相關的生態活動。我們就可以看到其實現在資金跟用戶全在亞洲。 這裡我也可以補充很有意思的一個信息。我知道一些,希望一些要做 Bitcoin L2,他們去找一些西方的一些機構,去獲取一些 BTC 一些資金的支持的時候,其實非常困難,因為很多機構他們需要大量的審計,然後合規各方面進行考慮。所以其實很多時候花了很長時間,最後拿出來 100個、 200個比特幣,它也可能是這樣的量級。而在亞洲大家也知道,可能一個礦工是一個人 1,000個比特幣這樣的一個量級。 所以我覺得在這一個點上,正統性東西方各自都有,這點我覺得在比特幣上是沒有像以太坊上那麼大的劣勢,我認為大家是平等的這樣的一個狀態。但是在用戶的體量和用戶的這個資金量上,我覺得那亞洲真的是一個巨大的先發優勢,這個非常像早期 Binance、OKX 發展的這個擔保貨幣,這發展的過程早期還是以亞洲的這個市場為基礎,然後往全球去打。所以這一點上我其實更看好亞洲的這些 L2,站在我角度。因為我不是做 L2,所以我就表達一下我這個算第三方的這樣的一個觀點。 然後是我們會也會看到像一些非常底層基礎設施,像 restaking 的這種 Babylon 這樣的一些基礎設施。我認為確實從西方角度去打,往往確實具有一個不錯的一個效果啊。Babylon他做 restaking 的基礎設施的話,這個話語權和品牌各方面的調性其實有一個非常高的要求。那這樣的一種角度的話,他們找這個斯坦福的教授,然後再去再歐美去開始打,確實也是一個比較成功的一個方式。最近我看他們的這個這種模式確實還是有一定的熱度,所以這也是一種。然後最後是像這種應用層,我覺得 Solv 也還是嚴格來說屬於應用層,屬於這種流動性基礎設施,或者叫比特幣餘額寶這樣的一個應用層。我覺得在這一層上面,那大家的創新度各方面確實就也都是一樣,在同一個起跑線上,在東西方那這個時候其實就是誰更早的有具有更大的TVL,更強大的這個全球性的品牌、全球性的用戶,然後更早了可能在交易所上面有更多的這樣的一個觸達用戶的機會,我認為誰就會獲得 TVL 比較高的這樣的一個比較大的領先優勢。 我們也會看到很多亞洲的這樣的一些應用層的產品,比特幣相關應用層會快速的增長,然後並且持續在西方也能獲得很大的影響力。最近我特別大的感受就是我們Solv,我們的很多用戶其實是亞洲起家,甚至包括很多日本的用戶,所以很多大量的亞洲用戶的參與。但是現在在西方這一邊有大量的機構跟這樣的一些 BTC 生態參與者,其實就會覺得還是非常的FOMO。在應用層角度,確實是會讓他們更傾向於去參與或者去支持,我覺得這一點上大家倒沒有很強的。因為是東方,因為是西方,還是會有這樣的一個隔閡。 CharlieHu:首先東西方這個詞是有很多維度,首先是地理位置的東西方,我們亞洲在東半區,然後他們西半球的時差不一樣。然後文化上我覺得其實現在華人圈子在全世界各地都有,然後很多像 Babylon、 Nubit,包括很多老人出去了,其實都是在美國有很大影響力的一些華人團隊。我們 delay 了 80%的第一輪的 investor,投資人也都是歐美的機構,我們當時也是希望能夠致力於亞洲,然後推向海外嘛。 然後我覺得比特幣生態到了 2.0版本這下半場了,肯定不會只是亞洲社區自己在玩的。從資產端,BRC-20去年百分之七八十都是中國用戶以及東南亞用戶,到現在符文可能是歐美先行了都有可能。然後亞洲這邊其實也在跟上,我覺得不會落後的。這是一個東西方融合加一起並進的過程。那二層就更不用說了,因為本質二層其實是很多開發者推動的事情,那最早我覺得要原從 2017 年的 ICO 到 2020年的一個 DeFi Sum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