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EX 唯客博客, 作者:Hedy Bi,歐科雲鏈研究院 比特幣現貨 ETF 獲批,已不是新鮮事。據路透社昨日消息,至少三家離岸中國資產管理公司將很快推出香港虛擬資產現貨 ETF (比特幣現貨和以太坊現貨 ETF )。香港政府對 Web3 的大力支持以及政策利好頻出已成了行業的預期共識。歐科雲鏈研究院觀察到此次香港比特幣、以太坊現貨 ETF 獲批並未像美國比特幣現貨 ETF 獲批時在市場上引起很大轟動,但我們在接受媒體問詢時,了解到大家關注更多的問題是其背後所帶來多少資金量以及更深遠的意義,筆者通過本文從「港股交易員」的角度探討以下幾個問題: 1. 在測算流入資金規模時,為何各機構對南向資金如此看重? 自 2022 年 7 月, ETF 首次被納入 “股票通”。該計劃允許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的投資者通過本國市場的證券交易所和結算所買賣和結算在對方市場上市的股票,也因此有了南向資金(中國大陸至中國香港)和北向資金(中國香港至中國大陸)兩個類別。 若南向資金被獲批,比特幣代表的虛擬資產市場將會成為中美兩個國家的新金融市場。據證監會公開數據,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儘管只有 8 只南向合格 ETF 可供大陸投資者選擇,但它們每日交易量高達 1083 億元人民幣(約合 150 億美元),也就是說5% 的可被南向資金交易的合資格 ETF 吸引了香港交易所 16% 的資金流入(人民幣通道)。 然而,我們也注意到,通過滬港通 / 深港通渠道進入香港 ETF 市場的合格 ETF 數量相當有限。此外,香港證監會在 2024 年的展望中提出通過「互換通」、「港幣-人民幣雙櫃模式」以及雙櫃檯莊家機制來鞏固香港作為全球領先離岸人民幣中心的地位。考慮到目前大陸對虛擬資產交易的態度,經過與上海和香港的相關金融市場以及 Web3 業內人士溝通后,歐科雲鏈研究院得出結論:短期內香港比特幣和以太坊現貨 ETF 獲批向大陸投資者開放的可能性極低。根據各監管機構和業內人士的綜合意見,我們認為在目前的情況下,大陸居民無法通過滬港通 / 深港通方式投資比特幣和以太坊的現貨 ETF 。 不過,使用滬 / 深港通套現后的資金只能在本地結算系統沿原路返回,即通過滬 / 深港通的人民幣資金進出,而不會以其他資產形式留存在香港市場,這也就意味著離岸人民幣不在滬 / 深港通的通道內。 2. 美國比特幣 ETF vs 香港 ETF ,香港是否還具有吸引力? 我們留意到彭博社的 ETF 資深分析師 Eric Balchunas 認為 5 億美元將是一個相當樂觀的數字。然而,我們堅信香港虛擬資產 ETF 市場的潛力遠遠超過了這個數字。本文將從香港 ETF 投資者的風險偏好、香港虛擬資產市場在消息公布之前的情況,以及兩地 ETF 設定三個方面展開分析: Eric Balchunas 用 ETF 市場規模進行比較,確實香港 ETF 市場整體規模比美國小得多,但我們也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在香港排名前十的 ETF 中,按 AUM 排名第一的 ETF 佔總 AUM 的 54%,而美國為 20%。這也就意味著香港 ETF 市場投資者分佈不均,超過 50% 的投資集中在頭部。 此外,香港市場上 AUM 排名第一的 ETF 也是被比特幣投資者用作比較的黃金為標的物 ETF(SPDR GOLD TRUST),AUM 約為 698 億美元,而美國 ETP 市場排名第一的 ETF 是以 S&P500 為標的物,AUM 約為 5187 億美元,SPDR GOLD TRUST AUM 佔美國第一的 13.5%。也因此可以得出香港 ETF 市場頭部效應更為顯著的結論,並且對比美國 ETF 投資者更會想要投資美股(例如 S&P500 為標的),香港投資者投資黃金的興趣更大。這說明兩個市場的投資者對於風險偏好以及經濟周期的理解會存在一定不同。香港市場對於作為「數字黃金」的比特幣將會有更大的接受度。 數據來源:HKEX,ETFdatabase 對於比特幣的熱情,香港民眾似乎也有更高的熱情。在去年年底歐科雲鏈研究院深入香港虛擬資產 OTC 市場進行實地調研時發現,香港虛擬資產市場截至今年 1 月,至少有 200 家實體加密 OTC 找換店(exchange shop)。據我們測算,就找換店這一渠道,年平均交易額在 100 億美元以上。在沒有 ETF 這個渠道之前,Chainalysis 也對香港市場進行了估算:儘管香港人口對比美國少很多,但去年熊市行情(2022 年 6 月至 2023 年 6 月)下,香港活躍的場外加密貨幣市場推動了 640 億美元的交易量。與亞洲其他地區相比,香港在大型機構加密貨幣交易中佔據主導地位。在香港每年的虛擬資產交易中,46.8% 是超過 1 千萬美元的機構交易,高於全球同類型交易的平均水平。 數據來源: Chainalysis 此外,在贖回機制上,由於香港在虛擬資產市場方面有全面的監管體系,實物贖回機制會更加利好「Crypto-native」的投資者。幣進錢出、幣進幣出、錢進幣出和錢進錢出四種方式是比美國的現金贖回機制(最後一種)要更為靈活,也存在套利空間。此外,我們認為對於已經持有 BTC 和 ETH 的香港投資者,更大程度上減少了用比特幣兌換法幣時獲得非法資金的概率,從而保護投資者的資產。 而對於以太坊現貨 ETF 來說,儘管目前以太坊市值為 3717 億美元,相比市值為 1.25 萬億的比特幣市場,作為發行方來說更有動力去推動。因為以太坊現貨 ETF 除了價格漲幅所帶來的收益外,還有質押帶來的額外收益率。早在當地時間 2024 年 2 月 7 日,Ark Invest 提交了一份更新的 S-1 修訂申請表中新增「發起人可能會不時地將信託資產的一部分質押於一個或者更多的可信第三方質押平台」。 對於香港合格投資者來說,尤其是大額交易投資者,目前為止據我們了解香港的管理費並不佔優勢。不過對於資金流入情況,還有其他因素需要考量。對於當前基金費率為 0 的 FBTC 在資金流入情況下並不是排名第一的,這也許與 FBTC 選用的是自託管形式,而非第三方( coinbase , gemini )託管形式有關。 數據來源: The Block , Public Info 而香港布局 Web3,並開放大眾更為熟知的 ETF 通道更有深意,這不僅是對金融機構因整體資產「縮水」的資產負債表一次利好調整,更是留在「牌桌」甚至是組局新金融牌桌的主導者戰略之策。伴隨著比特幣減半等基本面的利好,就香港此次虛擬資產現貨 ETF 的未來潛力,我們拭目以待! WEEX唯客交易所官網:wee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