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mp.fun 超越以太坊:Meme 協議逆襲主流公鏈的背後邏輯
近期,一條數據快訊震動加密社群:據 TokenTerminal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Solana生態Meme幣發行平台 Pump.fun 今年以來的協議費用收入已達 2.94 億美元,超過了以太坊同期 2.49 億美元的協議收入。不僅如此,Pump.fun 更已連續 9 週週度收入超越以太坊,這意味著什麼?
一個 Meme 幣平台的收入竟能反超公鏈龍頭,背後不僅是某個協議的突圍,更揭示了當前加密市場趨勢的深層變化。
從邊緣產品到現象級協議
Pump.fun 是一個極簡的 Meme 幣發行工具,用戶只需點擊幾下即可創建、命名、發行自己的代幣,無需編碼,無需部署智能合約。這種「造幣民主化」的設計,降低了創建門檻,結合 Solana 的低手續費與高速交易特性,使得用戶得以批量創建、交易、投機 Meme 幣。
過去,DeFi 是加密收入的代表,如 Uniswap 依靠協議費用養活數千 LP。但現在,Pump.fun 這樣的輕量級產品反而創造了更高的協議收入,反映出新一代用戶在加密世界中消費與參與行為的徹底變革。
收入構造與參與邏輯的差異
Pump.fun 的費用結構十分簡單:創建一個代幣即需支付少量 SOL 作為發行費,並伴隨自動的流動性機制(如預挖池)。這些費用大多轉化為協議直接收入。反觀以太坊,收入來源以 L2 結算、DApp 交易與 NFT 費用為主,且大多分流至應用層而非協議本身。
這也體現出一個趨勢:在高波動時期,用戶傾向於追求短期博弈與娛樂型互動——Meme 幣、模因文化、社群驅動,這類輕應用反而能快速累積收入。
Solana 的勝利:技術選型與文化融合
Pump.fun 的成功也凸顯了 Solana 生態的競爭優勢。首先是技術底層——Solana 的低費用、高頻吞吐特性非常適合高頻發幣與交易,這使得 Meme 幣的實驗與投機幾乎零成本。其次是文化土壤——Solana 社群長期鼓勵實驗與創意,NFT、遊戲、模因項目眾多,這種“鬧中取利”的氣質與 Meme 幣形成了天然融合。
與以太坊上日趨成熟的 DApp 生態相比,Solana 更像一個歡樂場,而這正吸引著新一代 Z 世代用戶。
短期現象還是長期趨勢?
當然,Pump.fun 的收入增長也伴隨著風險。一方面,大量代幣僅具投機與模因屬性,缺乏基本面支撐,其熱度一旦消退,協議收入也將劇烈下滑。另一方面,用戶 FOMO 情緒與創幣熱潮若未被有效治理,可能導致垃圾幣氾濫、信任崩塌等問題。
不過,也正是在這種熱潮中,創新得以發酵。例如,一些由社群驅動、經濟模型創新的新型 Meme 幣,正從 Pump.fun 中走向二級市場甚至 CEX 上市,這可能帶來下一波資產敘事的轉機。
(pump.fun对比ETH手续费数据图)
結語:從收入排名看市場方向
Pump.fun 超越以太坊收入的現象,並不代表以太坊式 DeFi 的結束,而是展示了加密世界新舊秩序的並行演化。在一端,Uniswap 等仍以穩健路線推進 Layer2 擴容與協議治理;在另一端,Pump.fun 等用戶驅動型協議則以極簡、娛樂、實驗性引爆流量與收入。
這意味著,在當下這個“牛末熊初”的敏感時刻,資金和注意力已不再集中於少數明星項目,而是以更分散、爆發式的方式流向創新場景。
WEEX唯客官網:www.weex.com
你也可以在 CMC| Coingecko|非小號|X(Twitter)|Youtube|Facebook|Linkedin|微博 上關注我们,第一时间获取更多投資導航和福利活動!了解平台幣 WXT 最新資訊請訪問 WXT專區
在線諮詢:
WEEX唯客中文交流群:https://t.me/weex_group
WEEX唯客英文交流群:https://t.me/Weex_Global